您的当前位置:疾病百科 > 遗传性共济失调

遗传性共济失调该如何预防及治疗

浏览:1004    更新时间:2015-04-24 22:26

收藏

  人们的生活可以说是越来越好,但是与此同时,各种疾病也不断的来到了人们的生活中,让人们在生活好的同时也要应对这些状况的不断发生。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的是遗传性共济失调。这种疾病该如何预防,又该如何治疗,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

  遗传性共济失调(hereditary ataxia)是一组以慢性进行性小脑性共济失调为特征的遗传变性病;世代相传的遗传背景,共济失调表现及小脑损害为主的病理改变是三大特征。本组疾病除小脑及传导纤维受累外,常累及脊髓后柱,锥体束、脑桥核、基底核,脑神经核、脊神经节和自主神经系统等。共济失调步态最先出现且逐渐加重,最终使患者卧床,临床症状复杂、交错重叠,即使同一家族也可表现高度异质性。

  (一)治疗

  1.Friedreich型共济失调目前无特效治疗,轻症病人可用支持疗法和功能训练,矫形手术如肌腱切断术可纠正足部畸形。抗感染治疗的进展使感染已不常见。

  2.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亦无特异性治疗,对症治疗可缓解症状。

  (1)左旋多巴可缓解强直等锥体外系症状,毒扁豆碱或胞磷胆碱(胞二磷胆碱)促进乙酰胆碱合成;巴氯芬(氯苯胺丁酸)可减轻痉挛,金刚烷胺可改善共济失调,共济失调伴肌阵挛首选氯硝西泮;三磷腺苷(ATP)、辅酶A、肌苷和维生素B族等神经营养药可以试用。

  (2)手术治疗:可行视丘毁损术。

  (3)康复训练、物理治疗及辅助行走器械可能有所裨益。

  (二)预后

  1.心肌病变为Friedreich型共济失调较常见的死因。患者可在出现症状5年内不能独立行走,10~20年内卧床不起,有症状平均患病期约25年,平均死亡年龄约35岁。

  2.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亦通常起病后10~20年不能行走。常死于并发症。以上仅供参考,要是不能确定自己的身体健康,可以到医院进行检查,从而明确自己的身体状况,能够及早发现的话,就要及早的进行治疗,以免耽误了病情,使病情出现恶化。要是你还有什么不了解的,你可以咨询一下我们有问必答网的在线专家,他们会针对你的问题,给予你想要的回答。

  遗传性共济失调应该如何预防?

  应进行遗传咨询,预防措施包括避免近亲结婚,携带者基因检测及产前诊断和选择性人工流产等,防止患儿出生,本病发展缓慢,如无严重的的心肺并发症,多数不影响寿命,少数患者卧床不起而残废。

  以上仅供参考,要是不能确定自己的身体健康,可以到医院进行检查,从而明确自己的身体状况,能够及早发现的话,就要及早的进行治疗,以免耽误了病情,使病情出现恶化。要是你还有什么不了解的,你可以咨询一下我们有问必答网的在线专家,他们会针对你的问题,给予你想要的回答。

分享到:
健康专题
热门关注
推荐专家
推荐医院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