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疾病百科 > 不动杆菌感染

不动杆菌感染

收藏
三、症状

临床表现主要根据感染部位不同和病情轻重不一而症状差异很大。

1.呼吸道感染 较为常见,多发生在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如原有肺部疾患,长期卧床不起,接受大量广谱抗菌药物、气管切开、气管插管、人工辅助呼吸等。我国ICU患者呼吸道标本分离菌中,鲍曼不动杆菌排名第三(11%)。表现有发热,多为轻度或中度不规则发热,咳嗽,胸痛,气急,严重者可有发绀等表现。肺部可有中细湿?音。胸部X线检查常表现为支气管肺炎,亦可为大叶性或片状浸润阴影,偶有脓肿或渗出性胸膜炎。可并发败血症及脑膜炎。痰培养和气管抽吸物培养有大量细菌生长。菌血症少见,如不及时治疗,则病死率较高(40%~64%)。

2.败血症 不动杆菌败血症主要发生于医院内感染。在败血症2576株病原菌中,医院内感染的不动杆菌在革兰阴性杆菌中仅次于大肠杆菌、假单胞菌属,与肺炎杆菌分离率几乎相等,约占8%。而在医院外感染九种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中,不动杆菌的发生率最少。不动杆菌败血症多发生在使用留置的动、静脉导管、导尿管或外科手术的患者,或患有严重基础疾病、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细胞毒药物等,常与呼吸道感染合并发生。患者有发热、毒血症症状、皮肤瘀点、肝脾肿大等,严重者可发生休克。本病的病死率颇高(17%~46%),其中重要的原因是与该菌耐药和多种细菌合并感染有关。鲍曼不动杆感染的病情通常较重,病死率也较高。

3.伤口、皮肤感染 创口感染占该菌感染总数的17.5%,发病率依次为外伤性感染、手术后感染、烧伤后创面感染。创口感染也可由本菌和其他细菌构成混合感染。如肠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肠球菌属、葡萄球菌属或化脓性链球菌造成混合感染。静脉导管污染本菌可引起严重的皮肤蜂窝织炎。严重的创口感染常合并败血症。

4.泌尿生殖道感染 该菌在泌尿生殖系统的检出率较高,仅次于呼吸系统。国内有学者报道,该菌属引起的尿道感染占28.6%。原发病有前列腺肥大、尿道结石、尿道狭窄,诱因多为留置导尿管、膀胱造瘘等。临床表现为尿道炎、肾盂肾炎、阴道炎等,大多以该菌属单独感染为主,部分可混合其他细菌感染,尚有部分为无症状带菌者。

5.脑膜炎 大多发生于颅脑手术后,也可为原发性感染,尤其在小儿中。诱发因素有颅脑外科手术、颅咽管瘤穿刺抽吸、腰椎穿刺等。临床表现有发热、头痛、呕吐、颈强直、凯尔尼格征阳性等化脓性脑膜炎改变。婴幼儿则有凝视、尖叫、惊厥、眼球震颤、前囟饱满紧张、骨缝增宽和四肢肌张力增高。皮肤亦可出现瘀点、瘀斑,临床上易误诊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应加以注意。同时还可并发脑室炎、脑脓肿、脑积水等。脑脊液检查外观混浊,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蛋白质增高,糖含量降低。肺脊液涂片可见革兰阴性杆菌,可成双排列。

6.其他 本菌尚可引起其他部位的感染,且形成化脓性炎症,如化脓性关节炎、骨髓炎、腹膜炎、腹腔脓肿、眼部感染和口腔脓肿等。

本病临床表现并无特征性。医院内感染、发生于有严重原发疾病患者的感染均要考虑本菌感染。机体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低下、老年和早产儿、气管切开插管、久置动脉静脉导管、导尿管、广谱抗生素应用及监护室环境等均为重要易感因素。不动杆菌感染诊断有赖于细菌培养。本菌与莫拉菌和奈瑟菌在形态上很相似,但也有一定区别。一般奈瑟菌为肾形,相对排列;莫拉菌则为短杆菌,成双排列,两端相连。不动杆菌的形态可因使用培养基不同而异。如用18~24h培养的琼脂平板作涂片,则常为1.0μm×0.7μm的双球菌;而用肉汤培养物涂片则呈典型的2.0μm×1.2μm的杆菌。根据生化反应不同可以鉴别。但是在判定结果时,应考虑到本菌特点,即不动杆菌分布广泛,营养条件要求低,易于生长繁殖等特点,致容易出现标本污染而发生假阳性,故应在严格消毒后采集标本。一般认为培养阳性2次以上方有诊断价值,如仅培养1次阳性,应结合临床考虑,有无上述易感因素,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是否与临床疗效一致等情况进行综合判断。此外,尚需注意尿、痰或咽部培养阳性并不一定是致病菌,须多次阳性或纯培养方可判断为致病菌。例如尿培养阳性者细菌计数应>10万/ml;痰培养阳性者,每个干板的不动杆菌菌落数应在30个以上。

相关疾病
不动杆菌感染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