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疾病百科 > 多发性大动脉炎

多发性大动脉炎

收藏
三、症状

症状体征

急性动脉栓塞的临床表现,可以概括为5“P”:疼痛、感觉异常、麻痹、无脉和苍白。

1.疼痛 往往是最早出现的症状,由栓塞部位动脉痉挛和近端动脉内压突然升高引起疼痛。起于阻塞平面处,以后延及远侧,并演变为持续性。轻微的体位改变或被动活动均可致剧烈疼痛,故患肢常处于轻度屈曲的强迫体位。

2.皮肤色泽和温度改变 由于动脉供血障碍.皮下静脉丛血液排空,因而皮肤呈苍白色。如果皮下静脉丛的某些部分积聚少量血液,则有散在的小岛状紫斑。栓塞远侧肢体固供血不足,皮肢温度降低并有冰冷感觉。用手指自趾(指)端向近侧顺序检查,常可扪到骤然改变的变温带,其平面一般要比栓塞平面约低一手宽的距离.对栓塞部位的定位有一定临床意义。如腹主动脉末端栓塞音,约在双侧大腿和臀部;髂总动脉栓塞者,约在大腿上部;股总动脉栓塞者.约在大腿中部;奈动脉栓塞者,约在小腿中部。

3.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由于栓塞及动脉痉挛,导致栓塞平面远侧的动脉搏动明显减弱,以至消失;栓塞的近侧动脉搏动反而加。

4.感觉和运动障碍 由于周围神经缺血,引起栓塞平面远侧肢体皮肤感觉异常、麻木甚至丧失。然后可以出现深感觉丧失,运动功能障碍以及不同程度的足或腕下垂。

5.动脉栓塞的全身影响 栓塞动脉的管腔愈大,全身反应也愈重。伴有心脏病的病人,如果心脏功能不能代偿动脉栓塞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则可出现血压下降、休克和左心衰竭,甚至造成死亡。栓塞发生后,受累肢体可发生组织缺血坏死,引起严重的代谢障碍,表现为高钾血症、肌虹蛋白尿和代谢性酸中毒,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

临床表现

1.发热、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出汗、苍白,可伴关节炎和结节性红斑。

2.局部表现:

(1)头臂动脉型:上肢易疲劳、疼痛、发麻或发凉感觉,咀嚼时面部肌肉疼痛,情绪易激动,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易晕厥、视力减退和一过性眼前发黑。单侧或双侧桡、肱、腋、颈或颞等动脉的搏动减弱或消失,而下肢动脉搏动正常,上肢血压测不出或明显减低,或两臂收缩压相差>2.67kPa(20mmHg),下肢血压正常或增高。狭窄的血管部位可听到持续性或收缩期杂音;

(2)胸腹主动脉型:下肢麻木、疼痛、发凉感觉,易疲劳,间歇性跛行,上肢血压持续增高者可有高血压的各种症状,下肢动脉一侧或两侧搏动减弱或消失,血压测不出或明显降低,上肢血压增高,腹部或肾区可听到收缩期杂音,可有左心室增大或出现急性左心衰竭的体征;

(3)肾动脉型:持续、严重或顽固的高血压,以及由高血压所引起的各种症状。四肢血压均明显增高。可有左心室增大或左心衰竭的体征,上腹部或肾区可听到收缩期杂音;

(4)肺动脉型:单纯肺动脉型轻者可无明显症状,重者可有紫绀、心悸、气短。肺动脉瓣区、腋部和背部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等肺动脉高压的表现;

(5)混合型:病变累及上述两组或两组以上的血管。大多数患者有明显高血压表现,其他表现随所受累血管的不同而异。

诊断

急性动脉栓塞具有显著的症状和体征,凡有心脏病史伴有心房纤维 颤动或前述发病原因者,突然出现5“P”特殊征象,即可作出临床诊断,而且可以估计栓塞的部位。下列检查可为确定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①皮肤测温试验:能精确提示变温带的位置。

②超声多普勒检查:能探测肢体主干动脉搏动突然消失的部位,可以准确地诊断出栓塞的位置。

③动脉造影:能了解栓塞部位,远侧动脉是否通畅,侧支循环状况,有否有继发性血栓形成等情况。在确定诊断的同时,还应针对引起动脉栓塞的病因作相应的检查。如心电图、心脏x线、生化和酶学检查等,以利于制订全身治疗的方案。

相关疾病
多发性大动脉炎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