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疾病百科 >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收藏
二、病因

       (一)发病原因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属于乳头瘤病毒科的乳头瘤病毒属,为球形无包膜的双链DNA病毒,直径为52~55nm(图1)。病毒基因组为双链环状DNA,约7.8~8.0 kb,分为早期区、晚期区和调节区。早期区编码与病毒复制、转录调控和细胞转化有关的蛋白(如E5,E6,E7),晚期区编码主要壳体蛋白L1和次要壳体蛋白L2。

本病毒不能在体外培养。100多个型,型间DNA的同源性低于50%。HPV对皮肤和黏膜上皮细胞有高度亲嗜性,核酸原位杂交方法在皮肤基底层细胞可以检测到病毒早期基因;晚期基因仅在分化的角质细胞中检测到。病毒复制能诱导上皮增生,表皮变厚,伴有棘层增生和某些程度表皮角化,在颗粒层常出现嗜碱性核内包涵体(图2)。上皮增生形成乳头状瘤,也称为疣。

致病性与免疫性:HPV主要通过接触感染部位或污染的物品传播,生殖器感染主要由性交传播,新生乳头瘤病毒的生活周期与表皮细胞分化密切相关。新生儿可在产道感染。病毒感染常为局部的,不经血流扩散。不同型的HPV可引起不同部位的乳头瘤(表1)。皮肤疣一般是良性的,HPV的DNA是游离的,有些疣能自行消退。高危型的人乳头瘤病毒与生殖道癌前病变及恶性肿瘤密切相关,HPV的DNA往往整合在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上。

HPV造成的损伤受免疫因子的影响,细胞介导的免疫较为重要。HPV感染后出现皮肤疣,持续较长时间后会自行消退;而免疫抑制患者疣及宫颈癌的发生率会增加。

(二)发病机制

HPV经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到达宿主皮肤和黏膜上皮细胞。通过微小糜烂面的接触而进入细胞内,停留在感染部位的上皮细胞核内复制并转录。但不进入血液循环,不产生病毒血症。复制和装配后的病毒颗粒先在胞核内聚集,然后释放。又逐渐感染邻近的细胞,使越来越多的宿主细胞被HPV感染,成为自身接种与传播的来源。病毒DNA还可以整合入宿主细胞DNA中,随细胞DNA同步复制,致使被感染细胞的所有子细胞处于潜伏感染状态。在潜伏感染期中病毒是以染色体外自我复制的质粒或游离基因形式存在。这些基因组也能感染邻近细胞。

相关疾病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