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百日咳的辨证治疗方法
浏览:525 更新时间:2015-04-23 18:48
收藏
除了西医治疗百日咳的方法,我们还可以选择中医的方法来治疗百日咳,因为中医对于百日咳的治疗也是很有研究的,所以下面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在百日咳的不同阶段,需要的不同的中医治疗方法。
1、初咳期
主证:微热,喷嚏、流涕,咳嗽逐渐加剧。偏于风寒者,伴恶寒,痰白,舌苔薄白,脉浮紧。偏于风热者,伴咽红,痰稠不易咳出,舌苔薄黄,脉浮数。
分析:本证为外感时疫之邪,初犯肺卫所致。邪由口鼻而入,故见外感表证。遂后引动伏痰,阻碍气机,肺失宣降,故见咳嗽加剧。体虚右邪从寒化,故见痰白清稀,体实者邪从热化,故见痰热征象。
2.痉咳期
主证:咳嗽阵作,昼轻夜重,咳时连声不已,面红目赤,涕泪交流,咳后回吼,甚则吐出乳食痰涎后痉咳方能暂停。剧咳时痰中带血丝,甚则鼻衄,舌苔黄,脉数有力。
分析:本证为邪郁化热,热灼津液所致。伏痰与邪热互结,阻塞气道,肺气上逆,故见痉咳不止,必待痰涎咯出而已。肝胃气逆则呕吐,涕泪俱作。气逆伤络,热亢于上,则面红目赤,痰中带血。
3.恢复期
主证:痉咳逐渐减轻,食欲不振,乏力,气短多汗,面唇色淡,形体消瘦,咽干舌燥,口渴欲饮,或咳而无力,痰少,气短唇干,两颧发红,舌光如镜,脉象细数无力。
分析:本证为邪热久羁,耗伤气阴所致。余邪羁留,伤及脾胃,故见食欲不振,乏力。耗伤肺阴,则见气短。余邪未尽,则见咳而无力,痰少等症。
可见,及时是在百日咳的恢复期的时候,也是要用中医进行调理的,这样可以彻底驱除病根,避免以后百日咳的复发,所以说,用中医治疗百日咳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虽然见效慢,但是对孩子的身体好啊。
推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