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巴痢疾的发病机制
浏览:409 更新时间:2015-04-30 10:43
对于一些疾病的专业知识,详细大家并不了解,但是对于一些常见的疾病,如果大家想要更加了解的话,那么可以通过很多的渠道获取。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阿米巴痢疾的发病机制,希望大家感兴趣。
人摄入被包囊污染的食品和饮水,经胃后未被杀死的包囊随食物与肠蠕动推进至小肠下段,经胰蛋白酶作用脱囊而逸出小滋养体,寄生于结肠肠腔内,此时宿主成为无症状带虫者。如感染虫主为侵袭性,则小滋养体在人体免疫力下降时即侵入肠壁组织并转变大滋养体,吞噬红细胞及组织细胞,损伤肠壁,形成病灶。
溶组织内阿米巴对宿主的侵袭力通过触杀(接触性杀伤)机制,其包括粘附、酶溶解、细胞毒、胞吞噬等连续过程。粘附指滋养体报末有半乳糖特异性粘附素,与靶细胞膜上的乙酰氨基葡萄糖和乙酰氨基半乳糖胺发生配体—受体性结合,粘附后数秒钟内滋养体靶细胞作出致死性作用,2MIN后靶细胞就死亡。
滋养体的粘附作用使靶细胞内CA2+浓度持续显著升高是造成靶细胞死亡的部分原因。溶组织把米把含有较多的蛋白水解酶,蛋白酶溶解细胞外基质固定细胞核组织结构。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对人体分泌型IgA分子起降解效应以逃避免疫。
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亦具有肠毒素样活性,其分泌的成分可引起腹泻。治愈后血清IGG可持续数年,但滴度渐降。阿米巴病人的IGG和IGM抗体仅对免疫诊断有重要意义。但无保护作用。特异性细胞免疫受抑制,血中CD4+/CD8+ 比值下降,推测CD2+亚群中TH2被活化,促使IL—10分泌,负调节细胞免疫,使虫体逃避宿主免疫效应细胞。
关于阿米巴痢疾病原治疗的关键首选药物为灭滴灵,其次为吐根碱、喹碘仿及巴龙霉素、四球素等。肠出血可输血;肠穿孔、腹膜炎等必须手术治疗者应在灭滴灵和抗生素治疗下班进行。
对于阿米巴痢疾这种疾病来说,虽然会对患者的健康有一定的伤害,但是如果患者能够及时进行治疗的话,就可以把危害降到最低。虽说如此,但是我们也建议大家在生活当中做好阿米巴痢疾的预防工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