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疾病百科 > 瘢痕癌

什么是瘢痕癌

浏览:302    更新时间:2015-05-02 13:48

收藏

  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常见的癌症肿瘤一般多居于体内,由此常常加大了检查和察觉的难度。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类居于皮肤表面但却经常容易被人们忽视的一类皮肤癌症--瘢痕癌。

  瘢痕组织是人体创伤修复过程的必然产物,瘢痕癌即是在瘢痕溃疡形成的基础上恶变而成,短则几年,长则几十年,亦称恶性溃疡。

  瘢痕癌的症状:

  感觉过敏 溃疡分泌物恶臭 溃疡外观呈火山口样 脓苔 丘疹 乳头样增生变化

  瘢痕癌是瘢痕溃疡长期不愈而恶变的结果,自瘢痕发生到癌变发生,时间长短不一,最短者5年,长者可达60年,平均为32年,患者年龄越大,越易发生癌变。

  瘢痕癌多发生在小腿下1/3,足跟,四肢关节等易磨损的部位,头皮,躯干也是好发部位。

  初起局部奇痒和瘢痕区感觉过敏,在瘢痕处破损后出现溃疡,或由小丘疹逐渐扩大破溃,在长期不愈的溃疡边缘上,渐渐隆起,出现角化增殖或乳头样增生变化,使溃疡外观呈火山口样,菜花样和虫蚀样,触之易出血,表面可覆有脓苔,分泌物恶臭。

  病损发展缓慢,因癌细胞被基底与四周坚韧致密的瘢痕组织所包围,故一般不易发生扩散转移,如一旦扩张到正常组织,即迅速播散蔓延并发生转移。

  瘢痕癌病因

  (一)发病原因

  瘢痕组织恶变常见下列情况:

  1.烧伤后的不稳定瘢痕组织 据国内外记载,烧伤至癌变的间隔时间,有长达60年以上者,一般平均为32年。

  2.下肢慢性溃疡。

  3.慢性骨髓炎窦道的瘢痕组织。

  4.在放射性溃疡的基础上发生癌变有较高的发生率。

  (二)发病机制

  瘢痕癌多为鳞癌,少数为基底细胞癌,烧伤后瘢痕癌变多为鳞癌,放射性癌变多为基底细胞癌,瘢痕癌分化程度较高,主要表现局部浸润,但也可以发生淋巴结及血行转移。

  组织病理可见,在长期不愈的溃疡边缘上,渐渐隆起,有角化增殖或乳头样增生变化,在鳞状细胞癌中,多数为分化较完全的癌细胞,部分为角化的癌珠;癌细胞被基底与四周坚韧致密的瘢痕组织所包围,其他部分为慢性炎症或肉芽组织,瘢痕癌病理形态可分为3种:

  1.火山口样 溃疡基底不平,边缘呈火山口状,质坚硬,多为鳞癌;

  2.菜花样 溃疡呈乳头状增生,表面高低不平,边缘外翻,似菜花状,多为鳞癌。

  3.虫蚀样 溃疡基底不平,边缘不整,外观似被虫咬过,多为基底细胞癌的表现。

  为了预防瘢痕癌,在生活中我们除了多吃增强免疫功能、有助于药物抑制癌细胞作用的食品,如甜杏仁、薏苡仁、菱、牡蛎、海蜇、大黄鱼、海龟、蛤蜊、海参、沙棘等,饮食也一定要清淡,尽量少吃油腻食物和甜食,降低油脂分泌,这样就可以减少毛孔阻塞的几率,防止皮肤感染。

分享到:
健康专题
热门关注
推荐专家
推荐医院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