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疾病百科 > 积滞

积滞的病因是什么?

浏览:367    更新时间:2015-04-25 20:29

收藏

  积滞在释义为积聚滞留的意思,现在把他定义为:积滞是指小儿乳食不节,停滞中脘,食积不化所致的一种脾胃病证。通常临床以小儿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腹部胀满,大便不调等为特征。那么,什么病因导致小儿的积滞呢?

  病因病理

  小儿乳食不知自节,或喂养不当,乳食无度,或过食肥腻生冷不消化食物,皆可损伤脾胃。胃主受纳,为水谷之海;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胃受伤,受纳运化失职,升降失调,乳食停滞,积而不消,乃成积滞。病后体虚,脾胃虚弱,也可导致乳食不化,夹滞成疾。

  积滞与伤食、疳证关系密切。伤于乳食,日久不消,可变成积,积久不化,郁而生热,耗伤津液可转化成疳,故有“积为疳之母”、“无积不成疳”之说。

  它应属于西医学慢性消化功能紊乱,其主要临床表现为:不思饮食,食而不化,腹部胀满,大便不调等。因为按照中医的说法,导致积滞的原因有脾胃损伤和脾胃虚弱两种;另一方面,气虚按中医术语来讲,包括元气、宗气、卫气的虚损,以及气的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功能的减退,从而导致机体的某些功能活动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衰弱的现象。用通俗地话讲,气虚可能带来:容易出汗、全身乏力、精神萎顿、头昏耳鸣、痰多或有水肿,气虚还可导致脏腑功能减退,从而表现一系列脏腑虚弱征象。在这里,可以看出,气虚是因,脏腑虚弱是果,脏腑虚弱则导致胃肠“积滞”等症。如果说“气虚无积滞者”,那意思应该是有“气虚”这个“因”存在,却还没有“积滞”的状态现象,因为气虚可以是有上述列举的现象,但不一定都反映出来。

  积滞产生可能是因喂养不当,乳食无度;或者小儿病后体虚,皆会导致损伤脾胃。就成了一种慢性消化功能紊乱的症状。通过上面对病因的介绍,希望妈妈们懂得些宝宝健康的常识,陪伴宝宝健康成长。

分享到:
健康专题
热门关注
推荐专家
推荐医院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