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疾病百科 > 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该怎样治疗呢?

浏览:319    更新时间:2015-04-22 00:13

收藏

     一般,新生婴儿出现黄疸,有些人会选择用土方法来治疗,例如用红枣煲水给婴儿擦拭身体。不过,如果婴儿黄疸较严重的,还是建议到医院就诊。那么,母乳性黄疸该怎样治疗呢?

     (一)治疗

  1.继续母乳喂养

  不主张为诊断而停母乳。正确的做法是鼓励母亲继续喂奶,可采取多次少量的母乳喂养的方法。早发型母乳喂养性黄疸鼓励频繁喂奶,避免添加糖水。喂奶最好在每天10次以上,同时密切观察患儿的黄疸及一般状况、吃奶及体重增长情况。

  2.干预措施

  当出现高胆红素血症时,根据情况采取停母乳及其他干预措施。各种干预手段以尽可能不影响母乳喂养为前提,尽快降低胆红素水平。目前比较公认的干预标准为血清胆红素275~425µmol/L(16~25mg/dl)时停母乳,改配方奶喂养2天以上,直到胆红素降到安全范围再恢复母乳,300~375µmol/L(17.6~22mg/dl)时,暂停母乳改配方奶同时给予光疗。轻时可以继续吃母乳,重时应该停用母乳,改用其他配方奶。早产未成熟儿,血清胆红素达到170µmol/L时应停母乳给予光疗。

  晚发型母乳性黄疸,血清胆红素<257 mol="" l="" 15mg="" dl="">257µmol/L(15mg/dl)时暂停母乳3天,>342µmol/L(20mg/dl)时则加光疗,一般不需用人血白蛋白或血浆治疗。

  3.支持疗法 同时注意保暖,增加热量、营养,预防感染。

  4.酶诱导剂 给以保肝、酶诱导剂等药物治疗。

       母乳性黄疸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引起智力、听力、神经系统损害而造成永久后遗症。为了小孩子的健康,新爸爸妈妈要多加重视小宝宝的母乳性黄疸,听从医生的建议,采取措施,尽快降低婴儿胆红素水平。

分享到:
健康专题
热门关注
推荐专家
推荐医院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