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疾病百科 > 脑梗塞

脑梗塞的发病机制是怎样的

浏览:418    更新时间:2015-05-02 21:52

收藏

  脑梗塞的发病机制是怎样的?脑梗塞属于一种很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如果患上这种疾病,患者承受的伤害是非常大的,为了避免患者受到伤害,大家就要对这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了解一下,这样的话,才能更加有效的控制病情。那么,脑梗塞的发病机制是怎样的?

  1.血管壁病变 正常血管内皮细胞是被覆血管内膜的一层光滑的细胞群,它不仅仅是血液和组织的屏障,还具有其他多种功能。一般认为是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变化和损害可使内皮细胞剥离,血浆成分主要是脂类物质的浸润和巨噬细胞的浸润,内膜内平滑肌细胞增殖,最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随着年龄的增加,这一过程更容易发生。

  2.血液成分的改变 血液有形成分中,尤其血小板极易黏附在病变血管内膜处,黏附聚集的血小板,能释放出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加速血小板的再聚集,极易形成动脉附壁血栓。血液成分中脂蛋白、胆固醇、纤维蛋白等含量的增加,可使血液黏度增高和红细胞表面负电荷降低,导致血流速度减慢,以及血液病如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白血病、严重贫血等,均易促使血栓形成。

  3.血流动力学异常 血压的改变是影响脑血流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血压过高或过低都可影响脑组织的血液供应。当平均动脉压低于9.33kPa(70mmHg)和高于 24kPa(180mmHg)时,或心动过速、心功能不全时可引起脑灌注压下降,随灌注压下降,脑小动脉扩张,血流速度更缓慢。若同时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更易导致血栓形成。

  4.栓塞性脑梗死 是人体血液循环中某些异常的固体、液体或气体等栓子物质随血流进入脑动脉或供应脑的颈部动脉,这些栓子随血流流动堵塞脑血管。引起局部脑血流中断,造成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甚至软化、坏死,而出现急性脑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脑栓塞常发生于颈内动脉系统,椎-基底动脉系统相对少见。

  看了上面的介绍,大家应该了解脑梗塞这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了吧。如果患有高血压的话,大家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因为高血压是导致脑梗死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大家不要忽视了高血压的治疗,不然的话,出现脑梗塞之后,大家后悔都来不及了。

分享到:
健康专题
热门关注
推荐专家
推荐医院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