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疾病百科 > 产后精神病

如何诊断产后精神病?

浏览:473    更新时间:2015-04-25 14:13

收藏

  产后精神病是很多在孕期的妈妈由于过度的紧张而造成的,社会上中有很多的疾病,产后精神病就是我们担心的。为了让孕妇浩浩的照看自己的孩子,看着自己的孩子一点点长大。我们要为大家介绍一下产后精神病该如何诊断。

  1.好发因素 人格缺陷、社会逆境、婆媳关系紧张、夫妻感情恶化、甚至婚姻关系破裂、经济困难、住房条件差。

  2.病史 应详细询问病人的年龄,孕、产次,有无异常的妊娠史、精神病家族史。分娩给孕妇带来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巨大应激。本病的发生与精神刺激有关,常见的心理应激:孕、产期的合并症,并发症,对分娩的忧郁、恐惧,死产,婴儿畸形,婴儿性别不如愿,另外患者有无躯体性疾病等等。

  3.临床表现

  (1)发病:绝大多数产褥期精神病发生在分娩后头两周,但是在产后6周内任何程度的精神病都可能发生。许多前驱症状都在分娩后第3天发生,有学者发现轻度的精神错乱在分娩后第3~4天发生,中度的抑郁和焦虑则在分娩和产后的第6周之间,而精神病可以在分娩后到6个月内任何时间发生。

  (2)产褥期精神病的类型:临床症状复杂,不易区分疾病类型,不少报道不按疾病单元分类,而根据疾病症状组合区分。产褥期精神病的表现通常包括情绪化,精神分裂及其他的器质性改变。但是随着产科诊断与治疗手段的进步,器质性问题已经很少见了。大规模的研究发现产褥期精神病最常见的形式包括严重的抑郁与精神分裂,而抑郁症占绝大多数。但是一些美国的调查研究发现以精神分裂为主要的类型,而在英国则以情绪化的问题占绝大多数。这可能与诊断标准不同有关。产后精神病的临床症状复杂,根据其表现大致有如下几种状态:①抑郁状态:是产后精神病中最多见的一种类状态,多在产后7天内发病。发病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悲观失望、伤感、不安、焦虑、不愿与外界接触,病情加重时可出现抑郁、自卑、自责、自罪。表现出对新生儿强迫性担心或对新生儿厌恶,甚至有杀婴的想法存在。②谵妄状态:起病多在产后早期。初期可有失眠、烦躁、情绪不稳、食欲不振等,以后发展成对新生儿过分担心,易激惹,猜疑,然后很快出现明显的精神运动性兴奋,思维紊乱,伴有各种幻觉,听到婴儿哭泣声及别人议论她等。对新生儿根本不能关心,也有杀害婴儿的危险。③躁狂状态:产后1~2周发病。表现为少眠、兴奋多语、好动、唱歌、情绪高涨、好夸耀自己、昼夜忙碌不停、精力充沛、记忆增强、自我感觉良好。躁狂状态镇静后可发展为抑郁状态,故又称为躁郁状态。④幻觉妄想状态:产后大多数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情感症状明显,妄想内容波动且欠系统,存在片断的关系妄想、嫉妒妄想,大喊大叫、行为孤僻、伤人伤物等,类似精神分裂症样状态。国内资料表明,大多数急性起病,国外文献报道,以紧张型和青春型较多。⑤反应性精神病:表现焦虑、紧张、乱语、意识欠清,定向障碍,反复发生错觉及幻觉等。⑥感染性精神病:临床症状有高热、意识恍惚或朦胧状态、语言不清、定向障碍、行为紊乱、有时喃喃自语。

  分娩后抑郁症的早期表现很难与“母亲忧郁”相区别,但若发生了自杀的倾向或企图或妄想,就可以诊断为产后精神病。

  4.体格检查 包括全身检查、产科检查及实验室检查以排除与严重的躯体及脑部疾病有关的精神障碍。

  5.心理测验 目前国内外尚无专用的辅助诊断产后精神病的心理量表,但是可以参考使用下列心理量表:

  (1)明尼苏达多相个性调查表:我国对此表进行了修订,并已广泛使用。

  (2)症状评定量表:目前使用的有90项症状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等,以了解病人的情绪状态。

  (3)事件评定量表:生活事件量表是目前使用较广泛的量表。围生期应激评定量表是国内外正在积极探索使用的量表。

  不仅根据发病时间、相关危险因素、病史及临床特征,而且要进行全身和产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及辅助心理测试等综合分析,方能正确诊断。目前对产妇行为定量和标准化的测定评估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明尼苏达多相个性调查表(MMPI),它包含了婚姻、家庭、社会及身心等方面,用于评估产妇性格倾向及精神疾病的易患性;②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特别适应产后抑郁症的检测。主要评定心境低落、愉快感缺乏、焦虑及睡眠障碍等,简明易行,具有满意的灵敏度和特异性;③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SDS、SAS),用于测评产妇情绪状态及其程度;④生活事件量表(LES)应用较多,围生期应激评定量表(PPS)国内外正在积极探索使用。该两量表能测定负性生活事件和妊娠分娩本身应急有关的事件所造成的心理压力大小,多维评价致病诱因、不利的产科因素和社会支持的影响。

  产后精神病的诊断方法很清楚了,产后精神病的诊断主要是从上面的几个方面入手,在生活中人们能够遇到的疾病是很多的,所以大家在生活中要不断的去了解这些疾病,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我们自己,为了自己的健康,一定要学会学习。

分享到:
健康专题
热门关注
推荐专家
推荐医院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