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疾病百科 > 躯体感觉障碍

躯体感觉障碍主要有哪些特殊的感觉呢?

浏览:369    更新时间:2015-04-23 00:12

收藏

  躯体感觉障碍是严重的障碍性的神经质疾病,是大脑里形成的持久性的担心或是各种躯体症状的疾病。由于疾病能反复的发作,导致病人痛苦不堪。那么躯体感觉障碍主要有哪些特殊的感觉呢?下面就为您详细的介绍。

  躯体感觉障碍(somestheticdisturbance)简称感觉,是各种形式健康搜索的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在人脑中的反映。

  1.感觉可分为两类

  (1)一般感觉:包括:

  ①浅感觉:为皮肤黏膜感觉,如痛觉、温度觉和触觉。

  ②深感觉:来自肌肉、肌腱、骨膜和关节的本体感觉,如运动觉位置觉和振动觉。

  ③皮质感觉(复合感觉):包括定位觉、两点辨别觉图形觉和实体觉等。

  (2)特殊感觉:如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

  2.感觉的解剖学基础简介如下:

  (1)躯体痛温觉、触觉传导径路

  ①皮肤黏膜痛温触觉感受器→脊神经→脊神经节→沿后根进入脊髓并上升2~3个节段→后角细胞→白质前连合交叉至对侧→痛温觉纤维组成脊髓丘脑侧束。

  ②触觉纤维组成脊髓丘脑前束→丘脑腹后外侧核→丘脑皮质束→内囊后肢后1/3→大脑皮质中央后回上2/3区及顶叶

  (2)头面部痛温觉触觉传导径路:

  皮肤黏膜痛温和触觉周围感觉器(三叉神经眼支上颌支下颌支)→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三叉神经脊束→三叉神经脊束核(痛温觉纤维终止于此)和感觉主核(触觉纤维)→交叉到对侧组成三叉丘系上行→经脑干→丘脑腹后内侧核→丘脑皮质束→内囊后肢→大脑皮质中央后回下1/3区。

  (3)分离性感觉障碍的解剖学基础:

  深浅感觉传导路(图1)均由3个向心的感觉神经元相连而成,后根神经节为Ⅰ级神经元,Ⅱ级神经元纤维均交叉,丘脑外侧核为Ⅲ级神经元。痛温觉Ⅱ级神经元为脊髓后角细胞,换神经元后交叉至对侧。深感觉、精细触觉纤维进入脊髓后先在同侧脊髓后索上行至延髓薄束核、楔束核换神经元后交叉至对侧深浅感觉传导路不同是分离性感觉障碍(痛温觉受损而触觉保留)的解剖学基础。

  (4)脊髓内感觉传导束健康搜索:

  后索内侧为薄束健康搜索是来自躯体下部(腰骶)纤维外侧为楔束是来自躯体上部(颈胸)维脊髓丘脑束与之相反,外侧传导来自下部脊髓节段感觉内侧传导来自上部脊髓节段感觉,对髓内与髓外病变有定位意义。

  (5)感觉的节段性支配:

  皮节是一个脊髓后根(脊髓节段)支配的皮肤区域有31个皮节与神经根节段数相同示意颈、胸腰、骶神经的节段性分布胸部皮节的节段性最明显,体表标志如乳头水平为T4剑突水平为T6,肋缘水平为T8平脐为T10,腹股沟为T12和L1每一皮节均由3个相邻的神经根重叠支配,因而脊髓损伤的上界应比感觉障碍平面高1个节段。

  (6)神经根纤维在形成神经丛时经重新组合分配,分别进入不同的周围神经即组成一条周围神经的纤维来自不同的神经根。

  因此周围神经的体表分布完全不同于神经根的节段性感觉分布显然一条周围神经损害引起的感觉障碍与脊髓神经根损害引起的完全不同。

  (7)三叉神经周围性及核性支配周围性支配指眼支上颌支和下颌支。

  核性支配由于接受痛温觉纤维的脊束核接受传入纤维的部位不同,口周纤维止于核上部,耳周纤维止于核下部脊束核部分损害可产生面部葱皮样分离性感觉障碍。

  以上就是躯体感觉障碍的概念介绍,因此我们了解到躯体感觉障碍是由大脑的各种神经支配导致的疾病。我们最长用的治疗方法是心理治疗和松驰疗法,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来决定治疗方案。

分享到:
健康专题
热门关注
推荐专家
推荐医院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