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疾病百科 >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

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175    更新时间:2015-04-20 13:17

收藏

  如果新生儿经常出现抽搐不止、身体盗汗严重的话,很可能是因为患上了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这种疾病引起的。那么,家长朋友该如何应对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呢?专家提醒患有此病的家长,怀疑孩子患上了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的话,需要尽早去正规医院进行检查。

  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的方法有哪些?

  急救处理

  吸氧,保证呼吸道通畅;控制惊厥与喉痉挛,可用10%水合氯醛每次40~50mg/kg,保留灌肠;或地西泮,每次O.1~O.3mg/kg,肌内或静脉注射。

  钙剂治疗

  常用10%葡萄糖酸钙5~10ml,以10%~25%葡萄糖液稀释1~3倍后缓慢推注(10分钟以上)或滴注,惊厥反复发作时可每日注射1~2次。惊厥、喉痉挛发作控制后或未发作期,给10%氯化钙5~10ml,用糖水稀释3~5倍后口服,每日3次,连服3~5天后改服10%葡萄糖酸钙。

  维生素D治疗

  症状控制后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补充维生素D,使钙磷代谢恢复正常。

  对于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的治疗方法,上面所推荐的三种方法是比较有效的,家中如果有孩子不幸患有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的家长,应该对掌握一些治疗此病的方法,便于为孩子治疗。更多关于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方面的咨询,您还可以浏览网站上关于此病的其它文章来了解。

分享到:
健康专题
热门关注
推荐专家
推荐医院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