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疾病百科 >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

引起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的原因有哪些

浏览:318    更新时间:2015-04-23 13:44

收藏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一般多发生在婴幼儿身上,主要是因为孩子体内缺乏维生素D造成的。那么,对于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这种疾病您了解多少呢?儿科专家提醒家长朋友,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的危害性是很大的,为了不影响孩子正常成长,应该尽早治疗。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主要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血钙降低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出现惊厥、喉痉挛或手足抽搐等症状。多见于4个月~3岁的婴幼儿。

  血清离子钙降低是引起惊厥、喉痉挛、手足抽搐的直接原因。维生素D缺乏的早期,该吸收减少,血钙降低,而甲状旁腺分泌不足,不能促进骨钙动员和增加尿磷排泄,致血钙进一步下降。当血钙低于1.75~1.88mmol/L(7.O~7.5mg/dl)或血清钙离子浓度1mmol/L(4mg/dl)以下时,即可发病。

  诱发血钙降低的原因有:

  ①春季开始,接触日光增多,或开始使用维生素D治疗时,骨脱钙减少,肠吸收钙相对不足,而骨骼已加速钙化,大量钙沉着于骨而致血钙暂时下降。

  ②人工喂养儿使用含磷过高的奶制品,导致高血磷、低血钙症状。

  ③当合并发热、感染、饥饿时,组织细胞分解释放磷,使血磷增加,抑制25-(0H)D转化为1,25-(0H)D 2,致离子钙下降,可出现低钙抽搐。

  ④血清钙离子水平还受pH值的影响,pH值增高离子钙降低,故合并酸中毒经纠酸治疗后,血pH上升,患儿出现低血钙抽搐。

  对于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的发病原因,小编就先为大家简单讲解到这里。如果您对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比较感兴趣,想了解更多关于此病的其它知识的话,建议您去正规的医疗机构,寻求专业医师的帮助,相信专家们能够为您更全面的解答疑虑。

分享到:
健康专题
热门关注
推荐专家
推荐医院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