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疾病百科 > 戊型病毒性肝炎

戊型病毒性肝炎怎么检查

浏览:195    更新时间:2015-04-20 11:07

收藏

  肝炎是临床上发病率比较高的一类疾病,尤其是病毒性肝炎,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和很强的传染性。肝病科方面的专家也提醒大家,为了远离病毒性肝炎的侵害,大家应该积极的预防肝炎的发生。那么,您知道临床上对于戊型病毒性肝炎这种疾病是如何诊断的吗?

  戊型病毒性肝炎怎么检查?

  1.酶联免疫试验(ELISA)

  检测血清中抗-HEV IgM,为确诊急性戊型肝炎的指标。

  2.蛋白吸印试验(WB)

  此法较ELISA法灵敏和特异,但操作方法较复杂,检测所需时间较长。

  3.聚合酶链反应(PCR)

  用以检测戊型肝炎患者血清和粪便中HEV-RNA,本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但在操作过程中易发生实验室污染而出现假阳性。

  4.免疫电镜技术(IEM)和免疫荧光法(IF)

  用以检测戊型肝炎患者粪便、胆汁和肝组织中HEV颗粒和HEV抗原(HEAg)。但此两种方法均需特殊设备和技术,且HEV在肝组织、胆汁和粪便中存在时间较短,阳性率较低,不宜作为常规检查。

  肝病科专家提醒大家:戊型病毒性肝炎虽然没有乙肝和甲型肝炎的发病率高,但是传染性也是比较强的,患者为了身边亲人的健康着想,被检查出患上戊型病毒性肝炎的话,也要尽快到专业的医院接受治疗,以免让身边的亲人也纷纷感染戊型病毒性肝炎,那就得不偿失了。

分享到:
健康专题
热门关注
推荐专家
推荐医院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