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疾病百科 > 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心律不齐的患者应该如何治疗

浏览:371    更新时间:2015-05-03 14:36

收藏

  窦性心律不齐是我们在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疾病,那么窦性心律不齐的患者应该如何治疗?专家称,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才是最为重要的,因此窦性心律不齐的患者应该如何治疗需要我们重点了解一下。本文中专家就详细为您介绍窦性心律不齐的患者应该如何治疗。

  病因治疗

  包括纠正心脏病理改变、调整异常病理生理功能(如冠脉动态狭窄、泵功能不全、自主神经张力改变等),以及去除导致心律失常发作的其它诱因(如电解质失调、药物不良副作用等)。

  药物治疗

  缓慢心律失常一般选用增强心肌自律性和(或)加速传导的药物,如拟交感神经药(异丙肾上腺素等)、迷走神经抑制药物(阿托品)或碱化剂(克分子乳酸钠或碳酸氢钠)。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则选用减慢传导和延长不应期的药物,如迷走神经剂(新斯的明、洋地黄制剂)、拟交感神经药间接兴奋迷走神经(甲氧明、苯福林)或抗心律失常药物。

  目前临床应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已有50种以上,常按药物对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作用来分类(Vaugham Williams法)。类药抑制0相除极,曾被称为膜抑制剂,按抑制程度强弱及对不应期和传导速度的不同影响,再分为a、b和c亚类,分别以奎尼丁、利多卡因和恩卡尼作为代表性药物。类为肾上腺素能β受体阻滞剂;类延长动作电位时限和不应期,以胺碘酮为代表性药物;类为钙内流阻滞剂,以维拉帕米为代表性药物。近年又SicilianGambie分类法。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不破坏致心律失常的病理组织,仅使病变区内心肌细胞电生理性能如传导速度和(或)不应期长短有所改变,长期服用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副作用,严重的可引起室性心律失常或心脏传导阻滞而致命。因而临床应用时宜严格掌握适应证,并熟悉几种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包括半衰期、吸收、分解、排泄、活性代谢产物、剂量和副作用。

  非药物治疗

  包括机械方法兴奋迷走神经,心脏起搏器,电复律,电除颤,电消融,射频消融和冷冻或激光消融以及手术治疗。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的方法有压迫眼球、按摩颈动脉窦、捏鼻用力呼气和摒住气等。心脏起搏器多用于治疗缓慢心律失常,以低能量电流按预定频率有规律地刺激心房或心室,维持心脏活动;亦用于治疗折返性快速心律失常和心室颤动,通过程序控制的单个或连续快速电刺激中止折返形成。直流电复律和电除颤分别用于终止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发作和心室颤动,用高压直流电短暂经胸壁作用或直接作用于心脏,使正常和异常起搏点同时除极,恢复窦房结的最高起搏点。为了保证安全,利用患者心电图上的R波触发放电,避免易惹期,除极发生心室颤动的可能,称为同步直流电复律,适用于心房扑颤、心房颤动、室性和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转复。治疗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时则用非同步直流电除颤。电除颤和电复律疗效好,是快速终止上述快速心律失常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并无预防发作的作用。

  上文中的内容就是专家向我们介绍的关于窦性心律不齐的患者应该如何治疗内容,还请大家都能够通过治疗尽快康复。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才是最为重要的,因此窦性心律不齐的患者应该如何治疗需要我们重点了解一下。

分享到:
健康专题
热门关注
推荐专家
推荐医院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