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疾病百科 > 小儿房室传导阻滞

小儿房室传导阻滞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浏览:397    更新时间:2015-04-24 02:40

收藏

  (一)治疗治疗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消除致病因素,对症治疗。一度及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无需治疗。二度Ⅱ型心室率较慢者,可用药物提高心率,同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治疗。

  1.定期随访 心室率在60次/min以上者不需治疗,应定期随访。

  2.心室率较慢 可用下列药提高心率: (1)阿托品:每次0.01~0.03mg/kg,3~4次/d,口服或皮下注射。 (2)麻黄碱:每次0.5~1mg/kg,3次/d。 (3)异丙肾上腺素:每次5~10mg含服,3次/d。如仅在入睡后心率减慢,可在睡前服药。

  3.有合并症 出现心力衰竭或阿-斯综合征,可先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0.1~0.25µg/(kg·min),提高心率,改善心功能,然后安置永久性起搏器。并同时对症治疗、供氧、升压及纠正酸中毒等。

  4.放置起搏器 适应证: (1)心力衰竭。 (2)阿-斯综合征。 (3)心室率持续缓慢,婴儿<55次/min,如有先天性心脏病则<65次/min。儿童<45次/min。 (4)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或室性心动过速。 (5)阻滞部位在希氏束以下,QRS波时间增宽。 (6)运动耐力中度或重度受限。 (7)新生儿期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时可应用临时起搏器。 (8)急性心肌炎或心内手术后,发生严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采用临时起搏治疗。如2周后仍未恢复,则需要安置永久起搏器。

  5.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胎儿发生宫内窒息或胎儿水肿,应紧急剖宫产,并做好安置起搏器及抢救心力衰竭的准备工作,出生后立即治疗。胎龄过低者,试用宫内起搏治疗,未获成功。

  6.后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治疗应消除病因。心内手术避免损伤房室传导系统。感染性或病毒性心肌炎可加用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或氟米松,以消除传导组织水肿及炎症反应。药物中毒者,立即停药,并予相应治疗。

  7.部分性房室传导阻滞 属于先天性者较为少见。其主要病因为风湿性心脏炎、心肌炎、心肌病、白喉或其他病毒传染病及洋地黄、奎尼丁、普鲁卡因胺等药物中毒、低钾血症及迷走神经兴奋等。

  (二)预后本病预后不一,非手术引起的后天性者,预后与心脏病的严重程度有关。由心肌炎或心脏病术后引起者一般可完全恢复。两型中以文氏型预后较好,莫氏Ⅱ型常可发展为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手术引起者预后较差。先天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尤其是不伴其他先天性心脏病者,则预后较好。

分享到:
健康专题
热门关注
推荐专家
推荐医院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