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疾病百科 > 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

如何在膳食中调补小肠吸收不良综合症?

浏览:367    更新时间:2015-05-01 18:31

收藏

  膳食中可以提供人体的营养需要,比如热量、蛋白质、维生素等。对于长期小肠吸收不良综合症的患者,营养素缺乏,他们所需的营养素需要特别补充。下面就看一下消化吸收不良的膳食调补宜忌。

  膳食调补宜忌:

  消化吸收不良的病人,由于腹泻、腹痛、消瘦、贫血及全身性营养不良等症状,因此,饮食调养对改善上述症状,促进病人康复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供给充足的热能和蛋白质。由于长期慢性病程,机体消耗大,应供给充足的热能,以防止体重继续下降。可供给高蛋白、高热能、低脂、半流质饮食或软饭,蛋白质100g/天以上,脂肪40g/天,总热能为10460千焦/天(2500千卡/天),选择支付含量少且易消化的食物,严重者可采用静脉高营养或要素饮食及匀浆饮食,以保证热能及正氮平衡。

  2. 补充足够的维生素。除食物补充外,必要时补给维生素制剂。结合临床症状,重点补充相应的维生素,如维生素A、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K等。

  3. 注意电解质平衡。严重腹泻时电解质的补充极为重要,早期可静脉补充。饮食中给予鲜果汁,无油肉汤、蘑菇汤等。缺铁性贫血者可进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等,必要时,口服铁剂。

  4. 少量多餐。选择细软易消化的食物,既保证足够营养,又不致加重肠道负担。在烹调上尽量使食物细、碎、软烂、以煮、烩、烧、蒸等方法为宜,避免油煎、油炸、爆炒等,以减少脂肪供给量。应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想方设法提高病人食欲。每日以6~7餐为宜。

  5. 为保证营养供给,对食欲不振的病人可用代替性治疗。口服要以素食,全营养制剂为主,以补充营养。

  6. 免麦胶饮食。对乳糜泻病人应严格、长期地食用无麦胶饮食。

  通过西医或中医的治疗的同时,需要在膳食中改善吸收不良的症状。补充足够的热能、蛋白质和维生素等。因为腹泻会导致电解质紊乱,所以也要补充缺失的电解质。

分享到:
健康专题
热门关注
推荐专家
推荐医院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