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疾病百科 > 小儿遗传性果糖不耐受

小儿遗传性果糖不耐受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浏览:328    更新时间:2015-04-21 18:00

收藏

  发病年龄与所用饮食成分有关。由于各种奶方中大多含有蔗糖,故在出生后即给予人工喂养的新生患儿常在2~3天内出现呕吐、腹泻、脱水、休克和出血倾向等急性肝功能衰竭症状;母乳喂养儿都在幼婴儿时期给予含蔗糖或果糖的辅食后发病,在喂养30min内即发生呕吐、腹痛、出冷汗直至昏迷和惊厥等低血糖症状,若不及时终止这类食物,则患儿迅速出现食欲不振、腹泻、体重不增、肝大、黄疸、水肿和腹水等。有些患儿在婴儿时期会因屡次进食“甜食”后发生不适症状而自动拒食,这种保护性行为可使患儿健康成长至成人期。少数患儿可能因未及时诊断治疗而死于进行性肝功能衰竭。

  确诊可依据:

  1.临床特点 从食物中摒除果糖后,临床症状于几小时内消失。

  2.果糖耐量试验(fructose tolerance test) 显示血葡萄糖及血磷急速下降,同时果糖、脂肪酸及乳酸上升,但本试验易引起低血糖发作,故宜慎用,而且所用果糖量宜减少,口服按0.5g/kg,静脉量减半,儿童也可按3g/m2口服。

  3.活检 肝、肠黏膜中酶的测定显示酶活性显著减低。

分享到:
健康专题
热门关注
推荐专家
推荐医院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