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炎性周围神经病该怎么去治疗
浏览:525 更新时间:2015-05-03 13:21
血管炎性周围神经病发生后会引起一系列不良症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影响外,还会危害到患者的身心健康,所以,建议患者在疾病发生的早期就进行相应的治疗,争取早日康复。对于该疾病,目前有以下治疗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治疗
主要是使用免疫抑制药控制血管炎,以及对症处理原发病。
1.泼尼松 对绝大多数轻症病人有较好疗效,一般可单用40~60mg/d。对重症病人可增加剂量至60~100mg/d。
2.环磷酰胺 尽管缺乏严格的对照研究,环磷酰胺仍被认为是治疗血管炎的一种有效药物。对伴有肾脏、消化道、中枢神经系统或心脏损害者,环磷酰胺与甲泼尼龙联合应用的疗效可能优于其他治疗方案。
环磷酰胺的用法为200mg/d,长期服用。也可采用大剂量冲击治疗,1000mg/次,每5天1次。最大总剂量可达30g。同时加用维生素E、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以促进神经的再生和修复。
(二)预后
系统性血管炎的预后较差,20世纪50年代使用泼尼松之前,5年存活率仅有13%,应用泼尼松之后提高到57%。研究表明血管炎合并周围神经病并不影响血管炎病人的存活率,周围神经损害的预后一般较好。多数学者主张早期治疗,一旦确诊为系统性血管炎,即应给予加强治疗。早期有效的治疗不仅能够抑制炎症过程而且由于此时周围神经尚保持再生能力,因而对血管炎周围神经病的预后极为有利。
1.血液检查 包括血糖、肝功、肾功、血沉常规检查;风湿系列、免疫球蛋白电泳、冷球蛋白、M蛋白、抗GM-1抗体、抗GD1a抗体、抗MAG抗体、肿瘤相关抗体(抗Hu、Yo、Ri抗体)等与自身免疫有关的血清学检查;血清重金属(铅、汞、砷、铊等)浓度检测。
2.尿液检查 包括尿常规、本-周蛋白、尿卟啉以及尿内重金属排泄量。
3.脑脊液 除脑脊液常规外还应查抗GM-1、GD1b抗体。
1.血管造影。
2.疑有血管炎合并周围神经病时,应行肌电图和神经电生理检查。
3.组织活检(包括皮肤、腓肠神经、肌肉、鼻黏膜和肾脏)。
以上是关于血管炎性周围神经病的治疗介绍,对该病的治疗有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出现了该疾病的患者要有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最后,祝愿患者们早日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