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疾病百科 > 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应该做哪些检查?

浏览:418    更新时间:2015-04-28 07:27

收藏

                           1.血常规

  (1)血片检查:可见红细胞呈盔形、三角形、扭曲形及红细胞碎片。网织红细胞增多。

  (2)血小板计数:约93%出现血小板减少,呈进行性下降,少于100×109/L(10万/mm3),严重时少于50×109/L(5万/mm3),常较早出现。周围血可见较多新生的、体积较大的血小板。血小板≤30×109/L时,有颅内出血的可能。

  2.凝血检查

  (1)凝血时间(试管法):正常为7~12分,在DIC高凝期缩短(≤6分),但高凝期历时很短,进入消耗性低凝期则明显延长。

  (2)凝血酶原时间(PT):DIC时90%可延长。新生儿PT正常值与日龄有关,有人认为生后4天内为12~20s(平均16s)。DIC诊断标准:日龄4天以内者≥20s,日龄在5天以上者≥15s。

  (3)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国内正常新生儿脐血测定结果基本与年长儿相仿(37~45s)。一般认为>45s可作为DIC诊断标准。

  (4)纤维蛋白原测定:新生儿正常值为1.17~2.25g/L(117~225mg/dl)年长儿为2~2.5g/L (200~250mg/dl),纤维蛋白原

分享到:
健康专题
热门关注
推荐专家
推荐医院
相关资讯
站长统计
站长统计
站长统计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