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疾病百科 > 应激障碍

应激障碍是什么?

浏览:305    更新时间:2015-05-03 13:16

收藏

  应激障碍:应激反应本来是机体正遭到外界强烈的刺激后  经大脑皮层综合分析产生的一系列非特异性应答反应  如神经兴奋  激素分泌增多  血糖升高  血压上升  心率加快  呼吸加速等  应该说  这种情况是正常的  其作用在于使机体能对刺激作出迅速而及时的回答  只要其强度  频率和持续时间适当  不但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  而且对保护机体有益     但是  如果外界的刺激过度激烈(与本人承受能力比较而言)  或者长期  反复地出现  以致超出机体能够承受的极限  将会造成病理性损害  出现诸如失眠  持续疲劳  乏力  食欲不振  烦躁不安  精神难以集中  记忆力减退  性功能下降  无名低热等症状  但又查不出任何明显的器质性病变;严重的则可能有胃溃疡  心肌梗塞等症  并导致内分泌  免疫功能和行为方面的负面变化  这便是应激反应综合症了       为了避免应激反应综合症的发生  要在心理上做好自我疏导和调节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现代社会的高效率必然带来高竞争和高挑战性  对于由此产生的某些负面影响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免得临时惊慌失措  加重压力  同时心态要保持正常  乐观豁达  不为小事斤斤计较  不为逆境心事重重  要善于适应环境变化  保持内心的安宁     急性应激反应  此为一过性障碍  作为对严重躯体或精神应激的反应发生于无其它明显精神障碍的个体  常在几小时或几天内消退  应激源可以是势不可挡的创伤体验  包括对个体本人或其所爱之人安全或躯体完整性的严重威胁(如自然灾害  事故  战争  受罪犯的侵犯  被强奸);也可以是个体社会地  或社会关系网络发生急骤的威胁性改变  如同时丧失多位亲友或家中失火  如同时存在躯体状况衰竭或器质性因素(如老年人)  发生本障碍的危险性随之增加  并非所有面临异乎寻常应激的人都出现障碍  这就表明个体易感性和应付能力在急性应激反应的发生及表现的严重程度方面有一定作用    应激障碍的病因:

    .应激源  常见的应激源有以下几项:A  严重的生活事件  如惨重的交通事故;亲人的突然死亡;遭受歹徒袭击;被强奸或重大的财产损失  B  重大的自然灾害  如洪水  地震和火灾等的对生命安全的威胁  C  战争场面  如敌对双方短兵相接的白刃战      .个体易感性:上述应激源的存在无疑是发病的关键所在  但事实上  遭受应激的大多数人并不出现精神障碍  这表明个体的易感性在发病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种易感性包括:病前个性  躯体状况  年龄等    应激障碍的临床表现:

  症状有很大变异性  但典型表现是最初出现"茫然"状态  表现为意识范围局限  注意狭窄  不能领会外在刺激  定向错误  紧接着这种状态  是对周围环境进一步退缩(可达到分离性木僵的程度)  或者是激越性活动过多(逃跑反应或神游)  常存在惊恐性焦虑的植物神经症状(心动过速  出汗  面赤)  症状一般在受到应激性刺激或事件的影响后几分钟内出现  并在  -  天内消失(常在几小时内)对于发作可有部分或完全的遗忘     应激障碍的诊断:

  在异乎寻常的应激源的影响下立刻(或在几分钟之内)出现以下症状: (  )表现为混合性且常常是有变化的临床相  除了初始阶段的"茫然"状态外  还可有抑郁  焦虑  愤怒  绝望  活动过度  退缩  且没有任何一类症状持续占优势; (  )如果应激性环境消除  症状迅速缓解;如果应激持续存在或具有不可逆转性  症状一般在    -    小时开始减轻  并且大约在  天后往往变得十分轻微   不包括那些已符合其它精神科障碍标准的患者所出现的症状突然恶化  但是在既往有精神科障碍的病史不影响这一诊断的使用  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是指个人经历了异乎寻常的创伤性应激事件后  出现创伤性事件的"再现"  对有关创伤性情境的回避和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迟钝  及植物神经系统症状  烦躁不安和认知障碍  植物神经系统症状  烦躁  认知障碍包括了警觉性增高的惊跳反应  注意力难以集中  记忆力减退  犯罪感和睡眠障碍    PTSD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四个方面:(  )病人经历了几乎可引起所有人都会产生巨大痛苦的灾难性应激事件;(  )  创伤性事件的重复再现;(  )对创伤事件相关或相似的情境的回避  对外界刺激的应答反应麻木  而在经历应激事件前无此类症状;(  )唤起水平增高和植物神经症状的持续出现    大多数人在经历创伤性事件的数小时或数天内起病  也有少数病人在数月或数年后起病  几乎所有PTSD患者都被各种方式的创伤事件的再现所困扰  反复出现异常恐怖的梦魇常使病人惊醒  部分患者无法摆脱对事件重复出现(闪回)的侵入性回忆  创伤性事件的再现影响到患者的情绪和行为  有时数分钟到数小时  甚至数天表现出对当时事件起反应的行为方式  出现对类似创伤情境的回避行为  并感到过去体验各种活动的乐趣  常有各种过分戒备  过分夸张的惊跳反应  入睡困难  易惊醒  记忆受损  注意力集中困难  影响工作质量和效率  集体经历的创伤事件  患者如面对亲友死亡而自己幸存下来的情况会产生一种获罪感    PTSD病人的临床上相关症状很多  病人常有各种抑郁症状和焦虑症状  部分患者  特别是灾难幸存者会出现不可预见的攻击性行为(包括攻击他人和自我攻击)  其余症状如头痛  眩晕  酒精和药物滥用  家庭及周围人际关系紧张  对恐怖情境的回避可影响患者的生活方式        建立PTSD的诊断  在症状方面至少要满足以下条件:  (  )持续性的重新体验创伤(  项中至少  项);  (  )持续性的回避和整体情感反应淡然(  项中至少  项  且回避和木然至少各一项);  (  )持续性警觉性增高(  项中至少  项)  在症状的把握方面应注意  DSM-Ⅳ强调各组症状都要求达十分痛苦且持续存在或反复出现    DSM-Ⅳ将PTSD分为三个类型:急性型(病程小于  个月)  慢性型(病程  个月以上)  迟发型(创伤性事件  个月之后才发病)  鉴别诊断:(  )适应性障碍  (  )抑郁或焦虑障碍  如PTSD与焦虑  抑郁障碍并存  则应同时下几个诊断   PTSD的治疗  . 药物治疗:(  )抗抑郁药物    . 心理治疗:(  )心理动力学方法  (  )认知行为治疗    )应激预防训练  (  )再生眼运动脱敏作用(EMDR)  

分享到:
健康专题
热门关注
推荐专家
推荐医院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