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疾病百科 > 疱疹样皮炎

怎样识别和检查疱疹样皮炎

浏览:293    更新时间:2015-04-30 11:20

收藏

  疱疹样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发病原因有很多,。这种病发病初期表现为小红点,往往不引起人们的注意,到后期人们才发觉,这样往往会延误治疗,所以大家平时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变化,一有不适及时就医。下面小编就和大家聊聊这种病的临床表现和检查。

  临床表现

  好发分布于肩胛、臂、骶及四肢伸侧,皮损对称分布。皮疹呈多形性,成群或排列呈环形,葡行性或地图形。初起为点状红斑或小丘疹,迅速变为粟粒、豌豆或更大的水疱,水疱紧张壁厚不易破,尼氏征阴性。1~2日后,水疱变为脓疱。早期剧烈瘙痒,夜间尤甚,常因搔抓而不断接种新疹。碘化钾可加重病情。

  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分类计数最高可达0.40。

  (2)25%~50%碘化钾软膏做斑贴试验,多数患者24小时内局部出现红斑、水疱。

  2.免疫学检查

  (1)直接免疫荧光检查 皮损周围3mm内外观正常皮肤或淡红斑处,90%患者真皮乳头有颗粒状IgA和C3沉积。水疱处由于炎症的破坏常呈阴性结果。

  (2)血清学研究 少数患者血清IgA升高,IgM减低,在谷胶敏感性肠病患者中90%常有IgA抗肌内膜抗体。36%患者有抗网状纤维抗体IgG和2/3患者有抗麦胶蛋白抗体。

  (3)免疫遗传学 白细胞表面组织相容性抗原(HLA)测定,发现HLA-B8、HLA-DR3、HLA-DQw2阳性率分别为90%、95%和100%,比正常人30%、23%和40%明显增高。

  3.组织病理学检查

  早期真皮乳头顶部毛细血管周围有较多中性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形成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小脓肿,使该处胶原纤维发生溶解,使乳头顶部与表皮分离,形成多房性水疱。36小时后,由于渗出加重,融合成单房性表皮下大疱。真皮内血管周围有多数嗜酸性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偶见血管炎改变。

  诊断

  根据多形性皮疹,以水疱为主,排列呈环形,好发于肩胛、臀部和四肢伸侧,对称分布,剧烈瘙痒,尼氏征阴性,有时伴有吸收不良表现,组织病理为表皮下水疱,真皮乳头有中性粒细胞小脓肿,IgA呈颗粒状沉积,砜类药物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诊断。

  以上就是我要和大家介绍的疱疹样皮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真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其实治病也是一样,大家要先了解这种病的详细,才能治愈他。患病后大家要及时治疗,确定最佳的诊疗方案,这样才能治愈。

分享到:
健康专题
热门关注
推荐专家
推荐医院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