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文章列表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应该如何预防?
白细胞为体内抵抗和消灭外来细菌、病毒、真菌等致病物入侵的重要因素,其中最主要成份是中性粒细胞。 当白细胞减少时,容易导致致病物的侵入,出现多部位多次感染。当今无特效升白细胞药物,因此有必要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不必过多依赖药物治疗。 ...【阅读全文】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是什么?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是指外周血象白细胞计数持续低于4.0X109/升者,中性粒细胞低于(1.5~1.8)X 109/升者。临床以头晕、乏力、低热、心悸、腰酸、口腔溃疡、感染等为特征。药物、理化因素或严重感染可引起本病,也可继发于其他疾病,如脾功能亢进、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本病...【阅读全文】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临床表现] 1.白细胞减少症:一般有头晕,乏力,四肢酸软,食欲减退,低热,失眠等非特异性症状。少数无症状,部分病人则反复发生口腔溃疡、肺部感染或泌尿系感染。 2.粒细胞缺乏症:起病多急骤,常有高热、寒战、头痛、疲乏或极度衰弱。有时口腔、鼻腔、皮肤、直肠、肛门...【阅读全文】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预防:对接触放射线及苯等化学毒物的工作人员,须建立严格防护制度及定期检查血象;对应用细胞毒药物治疗的患者,应1~3 天检查血象1 次,根据粒细胞数及时减药或停药;对偶尔引起粒细胞减少的非细胞毒药物,须掌握用药适应证,特别当服用较易引起粒细胞减少的药物时(如氨基比林...【阅读全文】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一)高热病人须分辨感染与粒细胞缺乏症的因果关系; (二)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注意与急性白血病鉴别。【阅读全文】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的表现。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该疾病在过去的病死率相当的高,而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运用抗生素治疗的方法,已经有效地将其死亡率降低。这不仅是医学界的一大进步,于患者而言,也是一个难得的好消息。鉴于大家对这个病的陌生程度,接下来具体地为大家介绍一下白细胞减少...【阅读全文】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一)口腔感染:这是白细胞减少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早期可见扁桃体红肿,咽部粘膜溃疡,继而可有坏死水肿,粘膜潮红及颈淋巴结肿大等。 (二) 急性肛周脓肿:可迅速形成溃疡、坏死及假膜。 (三)全身各系统感染:败血症是本病的主要威胁,致死率高达30%~40%。【阅读全文】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应该做哪些检查?
(一)血象:红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多正常,某些恶性肿瘤浸润骨髓、意外急性放射事故可同时伴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白细胞计数均<4×109/L,粒细胞缺乏时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相对增多。中性粒细胞胞质内常有中毒颗粒、空泡等变性。严重感染者见到...【阅读全文】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按粒细胞动力学和病理生理,本症可分为四大类: (一)骨髓损伤 中性粒细胞生成减少 正常成人每日在骨髓内生成大量的中性粒细胞,约1011个以上。集落刺激因子IL-3、GM-CSF能促使G0期造血干细胞进入细胞增殖周期,在骨髓增殖池G-CSF特异地诱导粒系祖细胞进一步地增殖和分化。晚...【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