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病原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文章列表
肠病原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是什么?
由肠病原性大肠埃希杆菌(Ente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 ,EPEC)引起的肠道传染病。EPEC是早在20世纪40年代认识的一组致腹泻性大肠埃希杆菌,50年代到60年代为流行性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临床上称之为“消化不良”。1983年全国腹泻经验交流座谈会决定,将EPEC引起之腹泻...【阅读全文】
肠病原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原因有哪些?
肠病原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这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疾病。它的患病原因主要是:由于细菌的感染引起的。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是很快的,它一旦入侵人的身体,就会以惊人的速度在人体内生长、繁殖。细菌的感染,大都是由于平常的生活中,不注意卫生安全而引起的。肠病原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与E...【阅读全文】
肠病原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应该如何预防?
传染源主要为病人及带菌者,有婴儿带菌者,亦有成人带菌者。传染性强,以直接接触传播为主,通过污染的手、食品或用具而传播,成人之间常通过污染的食品及饮水;也可能由呼吸道吸入污染的尘埃进入肠道而发病。5~6月份为发病高峰。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以2 岁以下小儿多见,有时...【阅读全文】
肠病原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由肠病原的大肠埃希杆菌(Ente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 ,EPEC)引起的肠道传染病。EPEC 是早在20 世纪40 年代认识的一组致腹泻性大肠埃希杆菌,50 年代到60 年代为流行性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临床上称之为“消化不良”。1983 年全国腹泻经验交流座谈会决定,将EP...【阅读全文】
肠病原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EPEC形态、生化与普通大肠埃希杆菌相同,两者之鉴别主要依靠血清型之不同。EPEC有13个常见血清型,0111最多,占总病例数之40%~50%。 (二)发病机制 EPEC比较肯定的致病性是它们对肠道表面具有黏附能力。病原菌经口进入小肠,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上段生...【阅读全文】
肠病原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1.潜伏期 一般为2~5天。 2.症状和体征 起病一般较慢,也可急性起病。有饮食不调、添加辅食不当等诱因。轻症不发热,主要症状为腹泻,大便每天3~5次,呈黄色蛋花样带奶瓣,量多。病情继续发展则出现发热、呕吐、食欲缺乏、腹胀、中毒性肠麻痹。在出现肠麻痹前腹泻加重,可...【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