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疾病百科 > 非性病性梅毒

非性病性梅毒文章列表

非性病性梅毒是什么?

  非性病性梅毒(地方性梅毒)(endemic syphilis,nonvenereal syphilis)是由螺旋体引起的地方流行性疾病,非性传播引起。人与人间的传播主要通过黏膜接触被病原体污染的餐具、饮料杯或毡制品等而被传染。最常见的是二期口腔黏膜斑。不经治疗的二期地方性梅毒可在6~9个月自愈。三期...【阅读全文】

浏览:440      时间:2015年05月02日 17:44

非性病性梅毒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本病的病原体为苍白密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地方亚种 (T.subspecies endemicum)亦称地方性梅毒螺旋体。  (二)发病机制  人与人间,主要通过黏膜接触,被病原体污染的餐具、饮料杯或毡制品等而被传染。亚型地方性螺旋体在体内繁殖。原发皮损罕见。很可能...【阅读全文】

浏览:452      时间:2015年04月29日 12:48

非性病性梅毒应该做哪些检查?

  依据皮肤或黏膜标本直接暗视野显微镜下找螺旋体阳性和血清学检测有无相应抗体的存在。【阅读全文】

浏览:447      时间:2015年04月29日 06:34

非性病性梅毒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常并发毁形性鼻咽炎(晚期)。【阅读全文】

浏览:462      时间:2015年04月29日 00:29

非性病性梅毒应该如何预防?

 【阅读全文】

浏览:464      时间:2015年04月28日 15:22

非性病性梅毒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预防本病必须在流行区开展大规模治疗患者,消灭传染源,同时要改善公共卫生条件、提高社会经济水平,才能有效地控制本病的流行。【阅读全文】

浏览:428      时间:2015年04月26日 23:40

非性病性梅毒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本病临床表现颇似性传播梅毒。一期口腔病灶不易被察觉;二期损害表现为口咽部黏膜斑,口角开裂性丘疹,湿疣(condylomatosis),骨膜炎和局部淋巴结肿大等,手掌及足底部常有角化过度。三期临床症状更为突出,包括皮肤、鼻咽部、骨等处出现树胶肿性损害,这种破坏性损害即称为毁...【阅读全文】

浏览:423      时间:2015年04月25日 18:49

非性病性梅毒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晚期患者需与梅毒、雅司、品他病相鉴别。【阅读全文】

浏览:444      时间:2015年04月22日 00:17
健康专题
推荐专家
相关资讯
邻医网 - 中国第一专业健康问答网站 Copyright © 1999-2019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