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菌性上皮样血管瘤病文章列表
杆菌性上皮样血管瘤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本病的皮损组织切片电镜观察,发现有与猫抓病类似的小杆菌,大小约为0.5μm×1.5μm,杆菌分布成群或成束。目前曾有细菌培养已获成功报道,但到底属于哪一类细菌尚未明确。一些研究者认为它与新近发现的猫抓病杆菌相关,甚至就是猫抓病杆菌,只是在患者...【阅读全文】
杆菌性上皮样血管瘤病是什么?
杆菌性上皮样血管瘤病(bacillary Epithelioid Angiomatosis)亦称杆菌性血骨病(bacillary angiomatosis)或上皮样血管瘤病(epithelioid angiomatosis)。1983年由Stoler首先报道。其从一艾滋病病人身上发现一种不同于Kaposi肉瘤的多发性皮肤血管增生性疾病,并在皮损中发现有小...【阅读全文】
杆菌性上皮样血管瘤病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一)治疗 红霉素治疗多数病例有效,每次0.5g,每天4次,疗程至少持续4周。此外,多西环素、庆大霉素及抗结核药物等也有一定的疗效。 (二)预后 本病预后较好,一些患者的皮损可自行消退,但当伴系统损害时,死亡率较高。【阅读全文】
杆菌性上皮样血管瘤病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本病多数发生于HIV感染过程中,但也可发生于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器官移植者,极少发生于正常人。大多数病例为男性,可能与男性感染HIV者较多相关。20%病例近期有猫抓史,皮肤损害是本病最常见的症状,亦可累及肝、脾、肺、支气管黏膜、胸膜、胃肠道黏膜、骨髓、口腔黏膜、结膜等...【阅读全文】
杆菌性上皮样血管瘤病应该做哪些检查?
肝脏受累,血清转氨酶及碱性磷酸酶升高,肝活检 Warthin-Starry染色及电镜观察证实颗粒状物质为细菌。 X线可发现为边界清楚的溶骨性损害,或为边缘不清伴有明显皮质破坏,弥漫性皮损常伴有骨膜反应。 组织病理:表皮变平,浅表损害可出现类似化脓性肉芽肿,两侧的表皮向内...【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