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活化的蛋白C症文章列表
抗活化的蛋白C症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主要表现为深静脉血栓形成。 1.诊断标准和依据 张之南主编的《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一书中拟定的国内诊断标准。 (1)有静脉血栓形成或无症状。 (2)抗活化蛋白C敏感比值(APC-SR)<2或校正的抗活化蛋白C敏感比值(n-APC-SR)<0.84。 2.国外诊断标准 (1)有静脉血栓形...【阅读全文】
抗活化的蛋白C症应该做哪些检查?
①APC-APTT试验;②发色底物法;③DNA分析,采用最多的是APC-APTT试验。它包括两份APTT试验,一份标本中加入APC;另一份中不加APC。结果以APC敏感比值(APC-SR)表示: APC-SR=(不加APC的APTT)/(加APC的APTT) 正常情况下,APC-SR≥2。 也可将患者APC-SR除以正常人APC-SR,...【阅读全文】
抗活化的蛋白C症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主要需除外合并蛋白C、蛋白S和抗凝血酶的先天性或获得性缺乏,以及其他获得性因素,如存在抗磷脂抗体。【阅读全文】
抗活化的蛋白C症是什么?
在进行APTT、试验时若加入APC,由于APC使因子Ⅴa和Ⅷa灭活,APTT出现延长。如果加入APC后APTT不延长或延长的程度减轻,称为抗活化的蛋白C症(APCD)【阅读全文】
抗活化的蛋白C症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一)治疗 1.肝素治疗 出现深静脉血栓时,可选用肝素。 2.华法林治疗 主要预防复发。 (二)预后 血栓形成后经治疗症状可缓解。【阅读全文】
抗活化的蛋白C症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APCD中的因子Ⅴ Leiden变异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二)发病机制 APC-R的发生及其机制存在种族和地区的差异,除因子Ⅴ Leiden变异外,可能还有因子Ⅴ其他基因位点突变或因子Ⅷ基因突变以及获得性因素等不同机制。通过深入研究发现,APCD有先天性和获得性之...【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