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灶性上皮增生文章列表
口腔灶性上皮增生是什么?
本病由Heck于1961年首先报道,1965年由Archard命名。其特点为口腔黏膜多发性高起性疣样损害,主要发生在印度、北美、南美和格陵兰的爱斯基摩人。常呈小范围局部流行,个别报道有家族倾向。【阅读全文】
口腔灶性上皮增生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有些学者在皮损部位发现核内颗粒,其大小及形状与HPV相一致,且有人确定此病毒是HPV-1,但亦有人认为与遗传有关。现已确定本病的发生与HPV-13,32有关。 (二)发病机制 现已确定本病的发生与HPV-13,32有关,而且此类病毒仅感染口腔。感染阴道和皮肤的病毒同...【阅读全文】
口腔灶性上皮增生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多见于儿童,口腔内可见有多发、柔软、白色、散在的丘疹、结节和疣样损害,直径2~4mm,皮疹亦可互相融合,好发于唇、舌、齿龈及颊部,病程慢性,常可自然缓解。 根据其多发融合丘疹性损害、发生部位及慢性进展特点,诊断不难。【阅读全文】
口腔灶性上皮增生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一)治疗 无特效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维A酸类局部或全身用药可能有效。个别增生较快的结节可用冷冻、激光或手术切除,并送病理检查。 (二)预后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阅读全文】
口腔灶性上皮增生应该做哪些检查?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组织病理检查:为棘层肥厚,表皮突增厚及延长,整个上皮见有散在性细胞空泡化,染色淡的地区,这种空泡细胞在表皮上部明显,但亦可延伸到增宽的表皮突内,而基底细胞层无空泡形成,某些空泡形成,某些空泡化细胞见有双核。...【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