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痹文章列表
著痹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因湿性黏腻滞着故出现肢体 关节重着酸痛,痛处固定,下肢为甚,或有肿 胀,肌肤麻木,阴雨加重为主要表现的痹病。 中医指由风、寒、湿等侵袭肌体导致肢节疼痛。 临床以关节、肌肉痛和肢体(以上下肢为主)拘急,甚则影响屈伸为主证,多因风、寒、湿、邪侵袭经脉、皮、肌、...【阅读全文】
著痹应该如何预防?
中药有许多方子可以治疗,外用内用都有,推荐几个: 1、葱头、生姜各500克,上等醋适量。 打烂绞汁,用上等醋烧开后,将葱姜汁和入,熬成膏状,摊厚布上,贴于患处。 2、白杨皮500克、白酒1500毫升。浸泡5~7日,滤取即得;每次饮30~50 毫升,1日2次 宜食与忌口: ...【阅读全文】
著痹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湿痹者,留而不移,汗多,四肢缓弱,皮肤不仁。《症因脉治》卷三:“湿痹之证,或一处麻痹不仁,或四肢手足不举,或半身不能转侧,或湿变为热,热变为燥,收引拘挛作痛,蜷缩难伸,名曰着痹,此湿痹之证也。【阅读全文】
著痹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一、首先应辨清风寒湿痹与热痹的不同。 二、在风寒湿痹中应区别风、寒、湿偏胜的不同。 三、病程久者,应注意辨明有无痰瘀阻络、气血亏虚及脏腑损伤的征候。【阅读全文】
著痹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湿痹之因,或身居卑湿,湿气袭人;或冲风冒雨,湿留肌肉,内传经脉,或雨湿之年,起居不慎。”《金匮要略・痉湿?病脉证并治》则谓:“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细者,此名湿痹。”与后世所论湿痹,证候有所不同。【阅读全文】
著痹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2、属脚气病之一。龚廷贤《寿世保元》将脚气之疼痛不仁者,称之为湿痹。参见脚气条。 3、湿痹 湿为阴邪,其性粘滞,最易阻遏气血津液的流通。证见肢体关节重着,肿胀,痛有定处,活动不便,肌肤麻木不仁,苔白腻,脉濡缓。治宜除湿通络、祛风散寒, 宜用通络开痹片――...【阅读全文】
著痹是什么?
病证名。风寒湿三气合而致病,以湿邪为主,表现肢体疼生酸困、病处不移的一类痹证。《素问・痹论》:“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 《素问・痹论》:“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 中医还认为,湿邪重浊,故外感湿邪...【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