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疾病百科 > 粪便脂肪

粪便脂肪

收藏

  正常人每天从粪便中排出的脂肪占干燥粪便量的10%~15%。其中含有结合脂肪酸(5%~15%)、游离脂肪酸(5%~13%)、中性脂肪(1%~5%)。正常乳儿的粪便较成人粪便中脂肪含量高50%,幼儿粪便中的脂肪含量也高30%,且以中性脂肪为主。需要检查人群:出现黄疸症状患者,长期腹泻及腹痛病人。

检查部位:科室:
空腹检查:医院参考价:
注意事项

  1、检查前要求:

  1)采集时请避免挖取沾到马桶內尿液及自来水的部分;同时也请勿将粪便直接置于卫生纸或擦手纸上。

  2)为避免干扰检验结果,请勿使用棉花棒挖取。

  3)粪便采集量请勿过少(3~5克),以避免无足够的检体以供检验。

  2、检查时注意:

  1)因为婴幼儿不容易一次取到足量的检体,若需要分次收集时,请将检体暂时置于冰箱冷藏保存,以避免细菌滋生。

  2)常用粪便脂肪检查方法有显微镜检查法、称量法和滴定法等。需要准备定量的患者建议进行脂肪定量测试。

  3、不适宜人群:

  1)非创伤性检查,没有不适宜人群。

指标解读

正常:

  脂肪小滴;6个(高倍视野)。

异常:

  1、中性脂肪在显微镜下呈大小不一的光亮圆形小球状。腹泻病人的粪便中的脂肪排出增多,镜下超过6个脂肪滴/HP。当脂肪消化吸收不良时,粪便中脂肪滴大量增多。

  2、在阻塞性黄疸时,因肠道中胆汁缺乏,有脂肪吸收障碍时,粪便中出现大量的脂肪酸。胰液分泌机能不全,致使消化功能障碍时,则粪便中可出现大量的中性脂肪(脂肪泻)。

健康专题
热门关注
推荐专家
推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