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疾病百科 > 毛蚴孵化法

毛蚴孵化法

收藏

  毛蚴孵化法是一项用于检查寄生虫的辅助检查方法。血吸虫病患者粪便中虫卵较少,直接涂片法不易检出,毛蚴孵化法最常与自然沉淀法或尼龙筛集卵法联用于血吸虫感染的诊断。血吸虫卵内毛蚴在温度25~28℃,pH7.5~8.0的清水中,能在短时间内孵化,孵出后毛蚴接近水面呈直线运动。由于此法将较大量粪便经水洗自然沉淀法或用尼龙绢筛集卵法浓集,再行毛蚴孵化,使之检出率较一般方法显著提高。此相检查可以用于判断相应的病征。

检查部位:其他科室:
空腹检查:医院参考价:
注意事项

  不合宜人群: 一般无不适合人群。

  检查前禁忌: 检查前不要吃抗寄生虫的药物,以免影响结果。

  检查时要求:1.粪便必须新鲜,不能混有尿液。气温超过26℃时,粪便搁置24小时后,毛蚴孵出率大减,48小时后则不能孵出毛蚴。因此,若粪便不能及时孵化,可加生理盐水,调成混悬液,置4℃冰箱内1~2天,不影响孵出率。

  2.毛蚴孵化的最适温度为25~28℃,10℃以下或30℃以上毛蚴不易孵出。

  3.夏秋季节温度较高,为防止自然沉淀过程中,毛蚴过早孵出被倒掉,可用1.2%盐水代替清水,以抑制毛蚴孵出,但最后孵化时仍需用去氯自来水。

  4.河水、塘水中有原生动物,其形态及动态很像毛蚴,易于误诊,故做毛蚴孵化时,沉淀及孵化用水均需经过处理,杀灭水中原生动物。自来水中虽无原生动物,但往往有过多的余氯,对孵化不利,也需经过测定余氯和脱氯处理。

指标解读

正常:

  检查时未发现寄生虫卵或其它病原菌。

异常:

  异常结果:检查出寄生虫卵或其它病原菌。

健康专题
热门关注
推荐专家
推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