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疾病百科 > 艾滋病

艾滋病

收藏
八、治疗

(一)治疗

本病的治疗强调综合治疗,包括:一般治疗、抗病毒治疗、恢复或改善免疫功能的治疗及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的治疗。

1.一般治疗 根据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传播特点,一般的接触是不会传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因此,对HIV感染者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均无须隔离治疗。对无症状HIV感染者,可保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但应进行病原治疗,并密切监测病情的变化。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前期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应根据病情卧床休息,给予高热量、多维生素饮食。不能进食者,应静脉输液补充营养。加强支持疗法,包括输血及营养支持疗法,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

2.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治疗的关键。随着HIV蛋白酶抑制剂的出现,乃出现高效抗反转录病毒联合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抗HIV的疗效,显著改善了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使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治疗前进了一大步。

(1)主要的抗病毒药物:目前已获批准进入市场的抗HIV的抗病毒药物已有16种,主要有三大类: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下面就常用的品种作简要介绍。

①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NRTIs):此类药物能选择性与HIV反转录酶结合,并掺入延长的DNA链中,使DNA链延长中止,从而抑制HIV的复制和转录。此类药物包括:

A.齐多夫定(zidovudine,ZDV,AZT):常用剂量200mg,3次/d,或300mg,2次/d。主要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引起贫血或粒细胞减少。其他副作用有肌炎、头痛、恶心、呕吐等。此药已有国产。

B. 二脱氧胞苷(双脱氧胞苷,ddc):0.75mg,3次/d。主要副作用有周围神经炎及胃炎等,但无骨髓抑制作用。目前较少应用。

C. 地丹诺辛(双脱氧肌苷,ddi):200mg,2次/d。体重60kg以下者,125mg,2次/d。主要副作用有周围神经炎及胰腺炎等,可有恶心、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也无骨髓抑制作用。国内有散剂生产。

D.司坦夫定(stavudine,D4T):30~40mg,2次/d。不良反应较少,部分患者可有周围神经炎。有国产。

E.拉米夫定(lamivudine,3TC):150mg/d,2次/d。该药耐受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国内有供应。

F.阿巴卡韦(abacavir,ABC):成人300mg,2次/d。

G. 齐多夫定/拉米夫定(双肽芝):为ZDV与3 TC的合剂,每片含ZDV300mg,3TC 150mg,1片/次,2次/d。

H.三协唯(trizivir):为ZDV,3TC与abc的合剂。

②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on-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NNRTIs):是一类强力抗HIV药物,能在纳摩浓度下抑制HIV的复制。此类药物能选择性作用于HIV反转录酶的某个位点,使其失去活性或活性下降,从而抑制HIV复制。但此类药物易产生耐药株。主要制剂有以下几种:

A.奈韦拉平(nevirapine):200mg/d,连用14天;以后200mg,2次/d。副作用可见皮疹、肝功能损害等。目前有国产药。

B. 洛韦胺(罗韦拉得):300mg/d。副作用有恶心、呕吐、头痛、乏力等。

C.地拉韦定(delavirdine):400mg,2次/d。副作用可见皮疹、头痛等。

D.依法韦伦(efavirenz):600mg/d。副作用有恶心、呕吐等。

③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 inhibitor,PI):HIV-1蛋白酶是一个对称的二聚体,在该酶的催化下,HIV有两种蛋白前体裂解为成熟蛋白,所以此酶对病毒的复制非常重要。蛋白酶抑制剂能通过抑制蛋白酶即阻断HIV复制和成熟过程中所必需的蛋白质合成,从而抑制HIV的复制。此类制剂包括:

A.沙奎那韦(saquinavir):600mg,2次/d或3次/d。副作用可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亦可见头痛,转氨酶升高等。

B.茚地那韦(indinavir):800mg,3次/d。副作用有恶心、呕吐、头痛、乏力、眩晕、皮疹等,并可致非结合胆红素升高、血小板减少、肾结石、血糖升高及脂肪重新分布等,为防止肾结石形成,服药时应鼓励患者多饮水。此药国内有供应。

C.奈非那韦(nelfinavir):750mg,3次/d。副作用有腹泻、高血糖等。

D.利托那韦(ritonavir):300~600mg,2次/d。副作用有恶心、呕吐、腹泻、乏力、感觉异常、肝功能不良、甘油三酯升高、尿酸增加、血糖升高等。

上述三类药物多数都有不良反应,单用很难有效抑制病毒的复制,且易产生耐药。因此,强调联合用药。联合用药的方案很多,目前多以一种蛋白酶抑制剂加两种 NRTI制剂,或两种蛋白酶抑制剂加一两种NRTI制剂,常见的联合方案有:沙奎那韦 ZDV 3TC;或奈非那韦 D4T ddi;或茚地那韦 ZDV ddi;或利托那韦 ZDV ddc;或沙奎那韦 利托那韦 D4T 3TC。使用这些联合方案治疗,能同时抑制HIV复制过程的多个环节,可高效抑制HIV复制,最大限度降低耐药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存活率,显著降低母婴垂直传播的危险性等。

关于抗病毒治疗的时机 HAART联合方案应用所取得的疗效,重新唤起人们战胜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信心。一度使许多医师认为越早治疗,效果越好。但是随着应用时间的延长,人们发现尽管联合治疗能够抑制血液中的病毒载量到测不到的水平,但是要清除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神经组织内藏匿的病毒并不容易,可能要治疗几十年甚至终身服药。然而,服药期间,除了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等常见副作用以外,这些药物引起的其他严重的毒副作用,患者的依从性、顺应性比较差,加以HIV的抗药性越来越大,抗药性毒株的传播越来越严重等等,迫使医师慎重考虑治疗时机。

目前主张:①已发展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期者,无论CD4及病毒载量的值高低如何,都应进行治疗;②无症状者的CD4200×106/L,但350×106/L,病毒载量>55000拷贝数,目前大多主张治疗;⑤无症状者的CD4>350×106/L,病毒载量

疾病文章更多>>
相关疾病
艾滋病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