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在年轻人较多见,多数年龄为20~35岁。就医时追述年龄较大患者的病史时可发现其症状初发年龄较轻。年轻女性约占发病总数的90%。
临床症状程度可不一,有的仅偶有心悸感,有的则表现为慢性长期持续的心动过速。病史中最多见的症状是心悸,其次可有胸闷、乏力、头晕等,许多患者呈现精神紧张症状,症状多而杂,与心动过速的严重程度不符。有的患者症状呈间歇性,有的为长期持续性,病程为1~11年。可因服用β受体阻滞药引起低血压而发生晕厥。运动耐受试验可见轻度运动即引起过度的心率反应。有人报告少数中晚期患者可因长期心动过速而引起心律失常性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等,而出现相应的急性肺水肿、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危重症状。此外,由于长期服用较大剂量的β受体阻滞药等药物而出现相应的不良反应,如头晕、四肢无力等。
窦性心动过速是本症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特点:
1.休息时或轻微活动时的心率大于100次/min。
2.24h动态心电图示平均心率明显增高,心率于白昼异常增高,夜间相对降低,部分患者心率可降至正常范围。
3.短时间的运动(5min走路或平板运动试验) 心率出现不相称的增加,平均心率可达140次/min。
4.卧位时心率相对较低,为60~135次/min;直立时心率明显增高,为90~160次/min。
5.心动过速可表现为间歇性、持续性或持续无休止性。
6.在合并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时,心率常可持续性增高到160~220次/min,损害心功能。
7.对β受体阻滞药或钙离子拮抗药治疗反应差。
本症大多数患者除窦性心动过速外,经体查、超声心动图检查、X线各项心血管系统检查证实心脏常无其他原发性器质性异常,亦无引起窦性心动过速的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等其他疾病,且常无明确病因。少部分患者伴有器质性心脏病。但其心率变化与心脏疾病无明显关系。也有报告在射频消融术治疗房室结折返或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后,部分患者可发生非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
诊断标准迄今尚未统一,以下几点可作为诊断条件:
1.休息或轻微活动时心室率>100次/min。
2.心动过速时心电图P波形态为窦性。
3.心动过速发作时有相应的症状。
4.需排除引起明显窦性心动过速的其他病因,如心力衰竭、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等。
5.测定窦房结固有心率 用阿托品或β受体阻滞药将窦房结自主神经完全阻滞后,测定窦房结固有心率,使用不同剂量的异丙肾上腺素,评价对心率的影响及运动后心率的反应。许多非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患者固有心率增快和对异丙肾上腺素敏感性异常增加,有助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