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疾病百科 > 蛔虫病

蛔虫病

收藏
三、症状

临床表现

1.幼虫期致病:可出现发热、咳嗽、哮喘、血痰以及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等临床症象。

2.成虫期致病:a.患者常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以及间歇性脐周疼痛等表现。b.可出现荨麻疹、皮肤瘙痒、血管神经性水肿,以及结膜炎等症状。c.突发性右上腹绞痛,并向右肩、背部及下腹部放射。疼痛呈间歇性加剧,伴有恶心、呕吐等。

主要症状

1.蛔幼性肺炎 少量蛔虫幼虫在肺部移行时,可无任何症状。如短期内进食含大量感染期蛔虫卵的蔬菜或其他食品,经7~10天潜伏期后,可出现全身与肺部症状。表现为咳嗽、咳痰、咯血、发热、畏寒,乏力,伴胸闷、气促等类似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重症者可出现哮喘样发作,表现为胸疼、咽部异物感,吼喘、端坐呼吸,少数可出现痰中带血,鼻出血、声嘶、腹痛及腹泻等。体检可闻及双肺干湿性?音,偶有局部肺实变征。X线胸片检查可见双肺门阴影加深及肺纹增多,常于1~2周内消失。痰可查见嗜性粒细胞和夏科-莱登晶体(Charcot-Leyden crystals),偶可发现幼虫。血嗜酸性粒细胞可明显增高。病程持续7~10天后,上述症状逐渐消失。急性蛔幼性肺炎、哮喘和嗜酸性细胞增多等,临床上称为肺蛔虫症,即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

2.肠蛔虫病 成人肠蛔虫病多无特殊表现,也可出现情绪不稳定、易怒、头昏、工作能力下降等。肠内大量蛔虫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如多食或厌食、偏食,甚至异食癖等。儿童患者常有食欲减退与恶心;多有突然发生的脐周一过性隐痛或绞痛,常不定时反复发作,不伴腹肌紧张与压痛。少数儿童患者可出现类似消化性溃疡症状,但驱虫治疗后症状即消失。婴幼儿患者多有消化不良表现。少数患儿可因高热或其他原因而呕吐出蛔虫,或自肛门排出蛔虫。严重感染的小儿可引起营养不良、发育迟钝、智能低下、皮肤瘙痒、磨牙或惊厥等表现。极个别患者可出现神经性呕吐,顽固性皮疹,视力障碍,听力减退,肌肉麻痹,皮肤血管神经性水肿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胃及十二指肠蛔虫病可有反复发作的腹部饱胀、嗳气、上腹隐痛或剧痛,常有食欲缺乏、反酸、恶心,也可出现呕吐等。常有呕吐蛔虫史,偶尔有呕血及黑便。

肠蛔虫病的体征较少,腹痛时脐周可有较轻而不恒定的深压痛。腹壁脂肪较薄的儿童患者可见肠蠕动波,深压可扪及条索样肠型。严重感染的患儿,体型瘦小,腹部膨隆。

3.过敏反应 蛔虫的变应原可引起宿主皮肤、结膜、肠黏膜的过敏反应,表现为荨麻疹、腹胀痛及结膜炎等。文献报道,蛔虫感染是儿童对植物花粉等过敏而发生哮喘的诱因。

诊断

1.临床诊断依据

(1)成虫寄生者,根据近期排虫或呕虫史即可诊断。

(2)儿童反复出现腹部或脐周一过性隐痛,或伴偏食、夜间磨牙、腹部膨隆等均可提示蛔虫感染。如有合并症,则应根据相应的症状、体征和有关检查结果酌情判断;如出现胆绞痛、胆管炎、胰腺炎时应考虑肠蛔虫病并发症的可能性;儿童患者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大便与排气,扪及腹部条索状肿块时应注意蛔虫性肠梗阻的可能性。

(3)农村收获季节,出现集体人群突发性发热、咳嗽、哮喘而排除其他原因后,可结合病史、体征,考虑急性蛔虫幼虫所致肺炎的可能性。

(4)如肠内仅有雄虫寄生而粪中虫卵阴性时(占感染者3%~5%),可用驱虫药物行诊断性治疗。

2.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粪便涂片查虫卵是最简单、快速、可靠的肠蛔虫病确诊依据。酌情选择下列检查有助于诊断,如胃肠吞钡检查可显示蛔虫的形态与数量;腹部X线平片对诊断蛔虫性肠梗阻或肠穿孔性腹膜炎有重要价值;十二指肠引流液查见虫卵是胆道蛔虫病的直接证据等。

相关疾病
蛔虫病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