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疾病百科 > 华支睾吸虫病

华支睾吸虫病

收藏
三、症状

潜伏期为1~2个月。

本病一般起病缓慢,仅少数短期内重度感染的患者临床上表现为急性发病。

轻度感染者常无症状或仅在食后有上腹部饱胀感、食欲缺乏或轻度腹痛。患者易疲劳。粪便中可检出虫卵。

较重感染者通常起病较慢,有食欲缺乏、上腹饱胀、轻度腹泻、肝区隐痛。24%~96.3%的患者有肝大,以左叶为明显,有压痛和叩击痛。可伴有头晕、失眠、疲乏、精神不振、心悸、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症状。个别患者因大量成虫堵塞胆总管而出现梗阻性黄疸,甚至发生胆绞痛。

慢性重复感染的严重病例发展为肝硬化及门脉高压时,出现消瘦、贫血、腹壁静脉曲张、肝脾大、腹水、黄疸等。严重感染的儿童可出现营养不良和生长发育障碍,甚至可引起侏儒症。

严重感染者常可呈现急性起病。潜伏期短,仅15~26天。患者突发寒战及高热达39℃以上,呈弛张热。食欲缺乏、厌油腻食物、肝大伴压痛,有轻度黄疸,少数出现脾大。数周后急性症状消失而进入慢性期,表现为疲乏、消化不良、肝大伴压痛等。

临床病情程度:华支睾吸虫病症状轻重不等,一般可将其分为三度:①轻度:可无自觉症状,只在粪便检查时才发现虫卵者。或有轻度胃肠道症状,如食后胃部有压痛感,软便等。约占35%。②中度:主要有较明显胃肠道症状,如食欲缺乏、消化不良、右上腹胀痛,肝大,轻度水肿。如并发细菌感染可继发胆管炎、胆囊炎。约占55%。③重度:有明显胃肠症状,反复腹泻或便秘,右上腹疼痛或有脾大、腹水、贫血等。多见于儿童,约占10%。

临床分型:本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归纳可分为八个临床类型:①无症状型:无自觉症状,在粪便检查或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时发现虫卵而诊断。占16.9%~40.13%。②肝炎型:最常见,表现为食欲缺乏、疲乏、肝区隐痛、肝大、轻度压痛,部分患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活力增高。占36.38%~40.16%。③胆囊胆管炎型:表现为右上腹痛,可为阵发性,有时有不规则低热或高热,常并发胆囊炎或胆石症。占6.83%~11.3%。④胃肠炎型:亦常见,表现为腹胀、腹痛和腹泻,大便每日3~4次,无脓血,可有不消化食物,占13.76%~31.7%。⑤神经衰弱型:表现头晕、头痛、心悸、失眠、多梦、性情急躁、记忆力差等。占2.06%~2.3%。⑥肝硬化型:表现有食欲缺乏,肝脾肿大,腹水,贫血,脾功能亢进,肝功能明显损害。多见于重度感染的儿童患者,占0.58%~1.4%。⑦营养不良型:表现为水肿、贫血、血浆蛋白减少,亦多见于重度感染的儿童患者,约占2.1%。⑧侏儒型:表现为发育障碍,身高、体重与年龄极不相称,缺乏第二性征。此型少见,可见于幼年期反复较重感染者。

同一患者可有上述临床类型中几种同时存在。此外,尚有极少数来自非流行区,初次大量感染的患者,于感染后1个月左右可突然发病,呈寒战、高热,中上腹或右上腹胀痛,肝大伴压痛,轻度黄疸,亦有脾肿大者。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高。极个别患者出现类白血病反应。数周后急性症状消失而仍有消化不良、乏力、肝大等表现。

本病的诊断首先应重视病史的采集。凡流行地区居民或到过流行区的旅行者,且有食生鱼史者,当发生慢性消化道功能紊乱如腹胀、腹痛、腹泻,不能容纳脂肪饮食及肝区不适等肝胆疾患的症状时,即应考虑本病的可能。然后进一步作粪便及肝吸虫皮内试验检查。确诊有赖于粪便中找到肝吸虫虫卵。疑似病人如粪检虫卵阴性,则宜用十二指肠引流液找虫卵。

相关疾病
华支睾吸虫病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