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发生在青年女性,发病前先有轻重不等的前驱症状,患者感全身不适、疲乏、体温升高、白带增多,继之阴部灼热、瘙痒、迅速形成溃疡。根据溃疡的临床特点可分为三型。
1.坏疽型 常侵犯小阴唇内侧,多为对称性,溃疡数目少,大而深,红肿明显,边缘不整,表面附有多量脓液或污黄青黑色痂皮,除去后可见基底柔软不平。本型症状较重,常发高热,发展迅速,常造成组织巨大缺损,自觉剧痛。常见于全身营养情况差,或合并有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等患者。
2.下疳型(性病型) 好发于大小阴唇内面,也可见于会阴及肛门附近,外表极似软下疳,病程较缓,溃疡呈为扁豆至指盖大小不等,圆形或椭圆形,深浅不一,边缘不整,有穿凿现象。性质柔软,边缘炎性浸润明显,表面附有灰白色脓性分泌物,可一面治愈,一面新发,数目单发或数个并发。自觉疼痛甚剧(图1)。
3.粟粒型 溃疡小,数目多,自帽针头至米粒大,多为圆形或不整形,大小往往始终不变,少有融合。溃疡中心凹陷较深,周缘有炎性红晕,表面有少量脓液,基底有黄色脓苔。自觉症轻微(图2)。
以上三型愈后均遗留萎缩性瘢痕,易复发。
根据好发于青年女性,非传染性及临床表现特征等易于诊断。
中医病机及辨证分析: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肝经湿热或肝肾阴虚感毒邪,蕴结肌肤,阻滞经络而发病。辨证可分为3型:
1.湿热型 溃疡表面附有多量脓性分泌物,疼痛剧烈,常伴有发烧、全身不适等症状。舌质红,苔黄或腻,脉滑数。辨证属于湿热下注,兼感毒邪。
2.阴虚型 溃疡反复发作,缠绵不愈,腰酸腿软,手足心热,口燥咽干,舌质红,少苔,脉沉弦或沉细。辨证属于肝肾阴虚,兼感毒邪。
3.脾虚型 体质消瘦,气短懒言,食谷不化,纳少便溏,舌质淡,舌体胖有齿痕,苔白或腻,口舌生疮或外阴溃疡。辨证属于脾虚湿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