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当高速行驶的车辆紧急刹车时,额、面部撞击到前方阻挡而致伤。
(二)发病机制
其发生大多见于高速行驶的车辆急刹车或撞车时。此时,由于惯性的作用,司机或乘客的面、颌、额等部遭受来自正前方的撞击(多为挡风玻璃或前方座椅的靠背),使头颈向后过度仰伸;而瞬间,其头颈又向前屈,因此,也易引起屈曲性损伤。此外,来自前方的其他暴力、仰颈位自高处跌下以及颈部被向上、向后的暴力牵拉等均可产生同样后果。
上述暴力视其着力点不同,除可造成颈椎后脱位、Hangman骨折、下颈椎椎弓根骨折、齿突骨折伴寰枢关节后脱位等各种损伤外,其最严重的后果是对脊髓的损害。
颈椎在正常仰伸时,椎管内的脊髓及硬膜囊呈摺叠样(手风琴式)被压缩变短;但如果前纵韧带断裂、椎间隙分离,则可使脊髓反被拉长。此时的硬膜囊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如该伤者颈椎椎管较狭窄,则易使脊髓嵌夹于突然前凸、内陷的黄韧带与前方的骨性管壁之中。尤其是在椎管前方有髓核后突或骨刺形成的前提下,这种对冲性压力最后易集中到脊髓中央管处,以致引起该处周围的充血、水肿或出血。如中央管周围受损程度较轻,则大部分病理过程有可能完全逆转痊愈;但如果脊髓实质损伤范围较大,伤情重,则一般难以完全恢复,且易残留后遗症。
此外,这种损伤也易见于类风湿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大(DISH)综合征或Marie-Striimpell综合征这类患者。主要是因为,此类患者由于病残而使颈椎活动范围明显受限,甚易发生颈椎损伤,尤其是在饮酒之后,或因视力差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跌倒时。当患者面部朝前跌跤时,可引起颈椎后伸损伤,多见于颈6、颈7水平,以致前纵韧带、纤维环及椎间盘断裂;后纵韧带亦多撕裂;偶尔有关节突关节的关节囊分离,也可伴有程度不同的神经损伤。
此类损伤可有以下三种结果:
1.无神经损伤 由于后伸损伤,脊髓很少受挤压,特别是当椎管较宽时。
2.脊髓前动脉受损 引起动脉血栓形成与四肢麻痹。
3.脊髓不完全性损伤 前髓直接损伤,或因挤压而致中央型脊髓损伤。脊柱越僵硬,损伤与不稳的程度也愈重,大多需要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