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疾病百科 >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收藏
二、病因

(一)发病原因

FSGS有多方面的致病因素。如中毒损伤、体液免疫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均可导致毛细血管壁损伤,使大分子蛋白产生并滞留,免疫球蛋白沉积后再与C1q和C3结合,引起足突细胞退变并与基膜相脱离。研究发现,足突细胞的表型在原发性FSGS时发生了改变。但上皮细胞的这些损伤如何导致毛细血管襻塌陷及硬化尚不清楚,FSGS也许是上皮细胞病变加重以后组织修复的一种表现。局灶硬化病变在肾移植后的迅速复发,表明在FSGS的发病机制中有全身性因素存在。

残余肾单位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引起肾小球毛细血管代偿性高血压、高灌注及高滤过,造成上皮细胞及内皮细胞损伤,系膜细胞功能异常,从而导致进行性局灶性节段性硬化。这种病理过程可因摄入大量蛋白而加重,限制蛋白摄入和降血压治疗而减轻。内皮细胞损伤引起血小板聚集及微血栓形成,而加重病变的发展;许多FSGS的发生与这种发病机制有关,如“慢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慢性移植肾排异、反流性肾病及镇痛药肾病等。此外,还观察到近髓肾小球的肾小球滤过率比皮质区肾小球为高,也支持血流动力学改变是FSGS的发病因素。

吸毒及艾滋病都可引起典型的FSGS性肾病综合征及进行性肾功能衰竭,它可以是大部分增生型肾小球肾炎的最终结果。然而,大部分的病例都是特发的,是在首次肾活检时发现组织病理型呈FSGS。

节段性硬化除了可见于FSGS之外,也可以是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最终结果(如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或与高滤过性肾病综合征有关,有些病人经过一个局灶节段性增生期后,形成节段性坏死及瘢痕,这一情况常见于继发性肾小球肾炎。

(二)发病机制

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无定论,只有一系列观察和推断:

1.系膜对大分子的摄取过度 研究发现,给受试动物静脉注射外源性蛋白,可引起类似本病的变化,提示长期大量蛋白尿可导致上皮细胞损害,肾小球系膜细胞过度负荷即可发展为肾小球局灶、节段硬化。

2.肾小球内血流动力学改变 在本病发生中肾小球毛细血管襻内高压的作用十分重要。研究证明:动物模型行部分或大部肾切除,剩余肾组织半年左右即发生局灶、节段硬化。提示该病发生可能与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关。其机制可能是剩余肾组织中代偿性毛细血管高压,以及入球、出球小动脉扩张,肾小球毛细血管襻向体循环完全开放,导致肾小球高灌注、高跨膜压,滤过蛋白及其他可溶性分子增加,从而引起毛细血管襻上皮、内皮细胞损害及系膜细胞功能紊乱。如给予饮食控制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治疗,使肾小球毛细血管内高压状态减轻,局灶、节段硬化的发展随之减慢,这更能说明肾小球毛细血管襻内高压的作用。

3.高脂血症 本病的发生、发展与高脂血症呈正相关。研究发现:①在食物中增加脂肪可使受试动物发生肾小球硬化,其肾小球病变程度与血脂升高程度一致。②先天性肥胖大鼠生长过程中能自然发生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③以降脂药物治疗后,随着血脂的下降,肾小球损害也减轻。④人类肥胖者伴血胆固醇、三酰甘油增高及心肌肥大者,肾脏可出现类似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病变。此类情况通过控制饮食、减肥使体重下降,随之尿蛋白减少,肾病综合征得以缓解。

高脂血症引起肾小球局灶、节段硬化的机制可能是肾小球系膜细胞具有摄取低密度脂蛋白(LDL)的能力,系膜细胞上具有氧化LDL受体,因此肾小球能摄取氧化LDL,而氧化LDL是一种引发血管硬化毒性最强的脂蛋白。LDL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及细胞死亡,从而导致肾小球硬化。如前述肾小球内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高滤过状态均可导致肾小球局灶、节段硬化及蛋白尿。另外,肾小球内脂质沉积也是局灶、节段硬化发生的原因。肾小球内单核巨噬细胞或系膜细胞吞噬了沉积的LDL,形成泡沫细胞(foam cells),而泡沫细胞在动脉硬化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更支持肾小球局灶、节段硬化与动脉硬化之间,存在共同的发病机制。尽管在微小病变或膜性肾病时血脂比本病要高,但肾小球泡沫细胞浸润均不及本病严重。肾小球脂肪沉着还可引起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以及血小板、巨噬细胞、单核细胞聚集,刺激产生细胞因子如IL-1、TGFβ等,这些均能使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细胞外基质成分增加和肾小球毛细血管腔内凝血。

4.肾小球内单核巨噬细胞浸润 单核巨噬细胞能产生多种细胞因子,该类物质刺激系膜细胞增生导致肾小球硬化。本病时单核巨噬细胞和组织相容抗原(MHC)阳性的1a 细胞数目增多,这些细胞的数量与局灶、节段硬化的病变程度相一致。这种细胞及细胞黏附因子(ICAM)可激活巨噬细胞,使肾小球巨噬细胞的功能活跃。同时,肾间质的单核巨噬细胞也明显浸润,其浸润程度与蛋白尿及肾功能损害程度相一致。另外,肾小球内上述病变与胆固醇含量及肥胖病发展过程也有关。应用泼尼松治疗后间质单核巨噬细胞浸润减轻,随之肾功能好转,但肾小球细胞浸润及硬化难以减轻,蛋白尿也不会好转。

5.肾小球毛细血管襻内节段性凝血 可使激活的血小板释放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等,这些因子作用于系膜引起病变。实验证明应用抗凝药物如肝素、华法林,或用血栓素抑制剂,均可减轻肾小球局灶、节段硬化病变,减轻蛋白尿,而不影响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

6.血浆因子作用 本病肾移植后可迅速复发,复发率可达35%~50%。因此,考虑可能有某种血浆因子致病。近年有人曾对本病患者进行免疫吸附治疗,可使尿蛋白减少,停止吸附后尿蛋白复升,再次吸附仍可使尿蛋白减少,提示病人血液中有一种使肾小球毛细血管襻通透性增加的物质。

7.脏层上皮细胞病变 在本病的发生、发展中,不仅系膜基质增生起着重要作用,而且上皮细胞的病变可能为本病的起始灶。病理观察注意到,本病起病时既有脏层上皮细胞肥大(不增生)、胞质稀释、伴毛细血管襻肥大,使得滤过面积增大而滤过液漏出不畅,形成假细胞。肥大而扩张的毛细血管襻与假细胞一起粘连于肾小球囊,形成节段硬化的起始灶,在此基础上发展至硬化。

8.遗传因素 虽然同胞亲属中发生本病者报告不多,但有报告本病于MHC抗原全部相同的供肾者移植后复发率为82%,不完全相同的亲属供肾复发率53%,而其他异体供肾复发率35%,高度提示遗传因素。在实验动物中也有明显的种系倾向。

相关疾病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