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胃肠炎型的鉴别诊断
(1)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金葡菌于生长时可产生外毒素,进食后可致食物中毒。潜伏期较短,于进食后1~5h,多为2~3h后即出现恶心、头痛,继而出现剧烈腹痛和呕吐,体温多半正常或仅有低热。每天排大便数次,呈黄色水样,恶臭,通常每次量较少,可有里急后重感,严重病例也可因大量频繁腹泻而致脱水。大便和剩余食物细菌培养可有金葡菌生长。
(2)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又称嗜盐菌。潜伏期为6~12h,先有腹痛、畏寒、发热、继而出现剧烈腹泻、呕吐。大便为黄色水样或血水样,可带有较多黏液与脓血,腥臭味浓,每天排便数次,每次量较多,较易致脱水,亦可有里急后重感。大便和剩余食物细菌培养可有副溶血弧菌生长。较多见于沿海地区的居民或旅游者。
(3)大肠杆菌食物中毒:病原体为产毒素或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俗称大肠杆菌。潜伏期为2~20h,通常4~6h,先出现食欲下降、腹痛、恶心,继而出现腹泻,但较少发生呕吐。大便多呈黄色水样,可带黏液脓血,有恶臭味,每天数次,每次量多,多无里急后重感。严重病例可致脱水。大便和剩余食物细菌培养可有产毒素性或侵袭性大肠杆菌生长。
(4)肉毒芽孢梭菌食物中毒:进食被肉毒芽孢梭菌(Clostridium botulinum)污染的肉类所致的食物中毒。潜伏期为2~72h,多为12~36h。常突然起病,先出现全身乏力、软弱、头痛、头昏,继而出现视力模糊、复视、眼肌瘫痪,严重病例继而出现发音、吞咽及呼吸困难。体温多正常或仅有低热,神志始终清晰。可有较轻的胃肠道症状,如恶心、便秘、腹胀等,腹泻少见。剩余食物细菌培养可有肉毒芽孢梭菌生长。
(5)变形杆菌中毒:潜伏期一般为4~12h。先出现腹痛、恶心、发热,继而呕吐、腹泻,大便呈黄色水样,每天数次,每次量较多,可致脱水,常无里急后重感。大便和剩余食物细菌培养可有变形杆菌生长。
(6)细菌性痢疾:潜伏期较长,一般为1~2天,常有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头痛、腹痛、腹泻和全身不适等。呕吐较少,大便次数多,常达10次以上,但每次排便量较少,呈黏液脓血样,里急后重明显,粪便培养有志贺菌,俗称痢疾杆菌生长。
(7)霍乱:潜伏期一般为1~3天,常有流行病学线索可寻,典型者先泻后吐,吐泻物为米泔样,脱水明显。由OI群霍乱弧菌所致者,一般无发热、腹痛;由非OI群霍乱弧菌所致者,则常有发热、腹痛,而且可发生菌血症,造成胃肠外损害。吐泻物培养可有霍乱弧菌生长。
(8)化学毒物或生物毒素性胃肠炎:化学毒物,如砷、汞、有机磷等,生物毒物,如毒蕈、鱼胆、河豚等引起的胃肠炎有相应的食物进食史,潜伏期更短,一般为数小时。患者除有胃肠炎症状外,尚有肝、心、肾、神经等多器官损害的临床表现,吐泻物与剩余食物可检出毒物。
(9)其他:本病还需与病毒性胃肠炎、弯曲菌性肠炎和耶氏菌性肠炎等相鉴别。
2.伤寒型与败血症型的鉴别诊断 伤寒、副伤寒与其他沙门菌感染比较,伤寒、副伤寒的发热时间较长,病情较重。伤寒、副伤寒有相对缓脉、玫瑰疹,可发生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而其他沙门菌感染则罕见。伤寒、副伤寒血清肥达反应阳性,血液、骨髓、大便培养可有伤寒或副伤寒杆菌生长。败血症常可找到原发感染病灶,血液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大多增高,血液培养可分离出致病菌。
3.局部化脓感染型的鉴别诊断 由沙门菌引起的局部化脓性感染与其他细菌引起的局部化脓性感染在临床上很难相互区别,必须通过作局部病灶的脓液培养,分离出致病菌才可作出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