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刺法
辨证选穴 :
(1)主穴 :天柱、风池、翳明、
(2)配穴 :外感风邪 ,取合谷、外关 ;肝阳上亢 ,取肝俞、太冲、太溪 ;
痰浊内阻 ,取脾俞、胃俞、丰隆 ;
瘀血阻滞 ,取膈俞、合谷、三阴交。
操作方法 :
病人取俯卧位 ,踝部垫枕;
主穴取患侧 ,配穴取双侧。用30号1~2寸毫针 ,穴位常规消毒。天柱穴采用齐刺法 ,先向前方直刺一针,深度0. 5~1寸 ,得气后用平补平泻法。然后在天柱穴上、下方0.5寸各刺一针,针刺方向向第一针针尖,得气后留针,并加用G-6805电针仪,连续波。余穴常规针刺 ,视虚实决定补泻。每次治疗30分钟 ,每天1次,6次为一疗程。每个疗程间间隔1天。
针刀组
(1)体位:患者俯卧位,下颌伸出床缘外并尽量内收,充分暴露术野。外科手术常规备皮。
(2)定点:于枕外隆突之下,枕骨上、下项线之间,后正中线旁开约2.5cm和5cm处寻找压痛点,往往可以触及枕大神经和枕小神经,在距神经干内侧约1~2mm处最痛点定点。
(3)定向:针刀刀口线与人体纵轴平行,和枕大神经、枕小神经走行方向一致;针体垂直于枕骨骨面。
(4)操作方法:术区按外科手术要求消毒、铺洞巾,医者带一次性帽子、口罩和无菌手套。选用汉章牌Ⅰ型4号针刀(北京华夏针刀器械厂生产)。医者左手拇指按压住最痛点或变硬的软组织,针刀紧贴拇指甲面,靠压痛点内侧1~2mm处快速刺入皮下组织,缓慢进针到达枕骨面,在治疗点上下约0.5cm范围内纵行纵向切开紧张、挛缩、粘连、增厚的筋膜和腱纤维2~4刀;针刀提插切割深度,以骨面为准,提插幅度上下不超过0.3cm。纵行纵向切开疏通之后,可以横行摆动针体来横行疏通,出针后按压针孔5min,以防出血,无菌纱布或创可贴外敷针孔。
(5)注意事项:①枕动脉与枕大神经相伴行,但枕动脉走行在枕大神经外侧。在触诊枕大神经卡压点时,往往可以触及枕动脉,所以在松解枕大神经的卡压时,左手拇指应将枕动脉推挤到指甲缘的外侧,针刀再沿指甲缘刺入,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伤及枕动脉。②针刀松解枕大神经、枕小神经的卡压时,一定要注意患者反应,如有剧痛或沿枕神经方向的触电感时,应改换针刀刀口位置再行操作。
(6)疗程:7天治疗1次,1次为1个疗程。
神经阻滞组
枕神经阻滞术完全依照《临床诊疗规范·疼痛学分册》的标准规范操作。
(1)体位:患者坐位,面对治疗床,头稍前倾,双肘部支撑在治疗床上,患者下颏尽量接近自己前胸。
(2)定点:确定乳突后缘与颈二棘突连线中点向上1cm,在此可能触及枕动脉,此为枕大神经阻滞点,在此点向外侧2.5cm处,为枕小神经穿刺点。
(3)无需注射局麻皮丘,用3.5cm长,7号短针垂直进针,直至触及枕骨。
(4)充分回吸无血后,注射1%利多卡因或除痛液5~6ml,按压针孔3~5min,不出血后即可。
疗程:7天治疗1次,1次为1个疗程。
治愈标准
疼痛消失,感觉障碍恢复。
好转标准
疼痛减轻,仍有轻微感觉障碍及压痛。
中医治疗
1、中医辨证论治当通络止痛,药物为:三七3克,红花10克,桃仁10克,川断12克,丹参20克,川芎10克,白芷15克,葛根30克,菊花10克,元胡10克。
2、针灸:穴取风池、大杼、天柱、外关、合谷、丰隆、昆仑,强刺激后留针30分钟,每日1次。
3、推拿:患者坐位,头稍向前倾,使项部充分显露,医者先以拇指沿督脉自风府、哑门至大椎反复按揉,再沿脊柱两侧按揉天柱、大杼的疼痛区及肩中俞、肩外俞、天宗等穴的分布区,再在患臂背侧下缘和背侧上缘部位施用法并按揉手三里。
八、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