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疾病百科 > 白喉性心肌炎

白喉性心肌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浏览:464    更新时间:2015-04-24 11:39

收藏

  白喉性心肌炎是白喉最严重的并发症,如果没有及时处理的话,将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导致患者死亡,因此,了解白喉性心肌炎的治疗方法非常重要,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白喉性心肌炎的治疗方法,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中医治疗方法

  偏方:

  1.邪毒犯脾侵心。证候:畏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涕,咳嗽,胸痛,心悸,肌肉酸楚或口干,腹痛,腹泻,或身热虽退尚有咽痛,口干,心烦,心悸,胸痛,乏力,舌红苔白或黄,数或结代。治法:辛凉疏解,清热解毒。主方:银翘散加减。用法:加减。

  2.心气不足。证候:心悸气短,头晕乏力,自汗,动则悸发,静则悸缓,舌苔卜白,质淡红,脉细弱。治法:补益心气。主方:五味汤加减。用法:加减。

  3.心阴亏虚。证候:心悸易惊,心烦失眠,口干微热,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津,脉细数。治法:滋养阴血,宁心安神。主方:天王补心丹加减。用法:加减。

  4.心脾两虚。证候:心悸气短,头晕目眩,面色不华,神疲乏力,纳呆腹胀,舌质淡,细弱。治法:健脾养心,补益气血。主方:归脾汤加减。用法:加减。

  5.肝肾阴虚。证候:心悸失眠,五心烦热,眩晕耳鸣,急躁易怒,腰痛遗精,舌红少津,脉细数。治法:滋养肝肾,养心安神。主方:一贯煎合酸枣仁汤加减。用法:加减:若便秘可加瓜蒌仁15g;阴虚潮热,手足心热者,可加地骨皮、白薇;口渴者加石斛、玉竹;肝肾阴虚,虚火内炽,以致心肝火旺,而见心烦,急躁易怒,舌质红者,可加黄连、栀子。

  6.脾胃阳虚。证候:心悸倦怠,少气懒言,大便溏薄,腹胀纳呆,腰痛阴冷,畏寒肢冷,小便不利,舌苔白腻,质淡,沉细或结代。治法:滋养肝肾,养心安神。主方:一贯煎合酸枣仁汤加减用法:加减:若便秘可加瓜蒌仁15g;阴虚潮热,手足心热者,可加地骨皮、白薇;口渴者加石斛、玉竹;肝肾阴虚,虚火内炽,以致心肝火旺,而见心烦,急躁易怒,舌质红者,可加黄连、栀子。

  7. 心是祛。证候:心悸,善惊易怒坐卧不安,多梦易醒,食少纳呆,恶闻声响,舌红苔薄白,脉细数或弦细。治法:滋养肝肾,养心安神。主方:一贯煎合酸枣仁汤加减。用法:   加减:若便秘可加瓜蒌仁15g;阴虚潮热,手足心热者,可加地骨皮、白薇;口渴者加石斛、玉竹;肝肾阴虚,虚火内炽,以致心肝火旺,而见心烦,急躁易怒,舌质红者,可加黄  连、栀子。

  8.痰浊阻滞。证候:心悸短气,心胸痞闷胀满,痰多,食少肤胀,或有恶心,舌苔白腻或滑腻,脉弦滑。治法:理气化痰,宁心安神。主方:导痰汤加减。用法:加减。

  9. 血脉瘀阻。证候:心悸,短气喘息,胸闷不舒,心痛时作,或形寒肢冷,舌质暗或有瘀斑,瘀点,脉虚或结代。治法:活血化瘀。主方:血府逐瘀汤加减。用法:加减:若兼气虚者,可去柴胡、枳壳、桔梗、川芎,加麦冬、玉竹、女贞子、旱莲草;若兼。阳虚者,去柴胡、桔梗,酌加附子、肉桂、淫羊藿、巴戟。

  西医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1.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给予白喉抗毒素4万~10万U肌内注射或稀释后静脉滴注。抗生素首选青霉素40万~80万U肌内注射,1次/d,疗程7~10天。青霉素过敏者改用红霉素40mg/(kgd),分4次口服,疗程同上。此外,利福平、克林霉素(氯林可霉素)也有效。

  2.绝对卧床休息:一般卧床休息时间不少于2个月,直至心脏完全恢复,因为有时极轻度的体力活动,如在床上坐起,去厕所大小便,即可能引起猝死。

  3.适当应用营养心肌的药物:如ARP、CTP、辅酶A、泛癸利酮(辅酶Ql0)、维生素B1、维生素C、肌苷及1,6-二磷酸果糖等。

  4.纠正心衰及周围循环衰竭:心衰者应给予低钠饮食和限制水分摄入,慎用洋地黄类制剂,一般可先给予毒毛花苷K(毒毛旋花子苷K),成人每次0.125~0.25mg,儿童每次0.007mg/kg加50%葡萄糖20ml,缓慢静脉注射,视病情可应用利尿药和血管扩张药。洋地黄用量应控制在常规剂量的1/2~2/3,以免发生中毒(此时病人对洋地黄类药物敏感,易致过量中毒,应用时剂量宜小,但效果多不明显)。如并发周围循环衰竭时可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和间羟胺等。

  5.纠正心律失常:对于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引起心排出量减少者,可应用阿托品、山莨菪碱或异丙肾上腺素0.5~1m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内缓慢静脉滴注,必要时安置心脏临时起搏器。如出现心动过速,尤其是室性心动过速,应用利多卡因、溴苄铵或普鲁卡因胺等治疗,但剂量应比常规用量小,以免过度抑制心肌。此外,尚需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加强护理及支持疗法等,均不容忽视。

  以上就是白喉性心肌炎的治疗方法,通过上述文章的详细介绍,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大家对白喉性心肌炎这种疾病引起足够的重视,以上的治疗方法仅供大家参考,患者们应该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

分享到:
健康专题
热门关注
推荐专家
推荐医院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