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疾病百科 >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 - 流行病学

浏览:270    更新时间:2015-04-30 08:46

收藏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在国内首先发现于新疆巴楚,故中国又称新疆出血热。其重症病死率高达50%。想要预防此疾病,必须要了解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的流行病学。  1.传染源  病人和贮存宿主均为传染源一些蜱类是本病的传播媒介兼贮存宿主,因而也是传染源。例如前苏联的边缘璃眼蜱、亚洲璃眼蜱小亚璃眼蜱、西亚地区的大犰狳璃眼蜱、亚洲璃眼蜱中国的亚东璃眼蜱、非洲的长喙璃眼蜱、麻点边缘璃眼蜱、图兰边缘璃眼蜱等。已从亚、非欧三大洲的29种蜱中分离出病毒。  2.传播途径  人群的感染通常是被带毒蜱叮咬所致,但与发热期患者血液及其分泌物排泄物接触也可被感染。由于患者可将病毒直接传播给人,故需特别注意可能发生的家庭病房以及实验室内的感染问题。  3.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发病以青壮年为多,但也有2.5~3岁婴幼儿被感染。  4.流行特征  本病分布广泛横跨欧、亚、非三大洲。古北界、东洋界和埃塞俄比亚界等三大动物地理区域内的草原、热带草原、半荒漠以及前山等多种景观和生境,其广泛的自然疫源。据称早在12世纪时,中亚的塔吉克斯坦曾发生过本病。1944年在克里米亚有过暴发流行后来在高加索和中亚等广大地区也发现本病。非洲于1956年首先在扎伊尔发现了患者。现知本病存在于下列许多国家:前苏联、保加利亚、希腊土耳其、匈牙利、前南斯拉夫、法国、埃及、葡萄牙、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尼亚、尼日利亚津巴布韦、塞内加尔、中非上沃尔特、毛里塔尼亚、南非、伊拉克、阿联酋(迪拜)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中国。  本病的发生乃与璃眼蜱属的分布模式相一致,而且与该病毒的地理分布区内至少存在一种璃眼蜱的命题相呼应。病毒的散播显然又与其蜱类贮存宿主的扩散状态处于同一轨迹。蜱类的宿主动物如家畜和野生哺乳动物的活动与迁移,以及鸟类的远距离飞迁等都对病毒散播产生影响。病毒与相关抗体可在多种动物及广泛地区获得证实。近年来,据在南非和津巴布韦对野生哺乳动物在本病毒自然生态中的作用所做的研究,从6目33种动物中检测到抗体其中主要是野兔及草食类大动物,如非洲象、斑马、犀牛、野牛、羚羊、长颈鹿等等。家犬中也发现有抗体而抗体检出阳性率高得多是璃眼蜱的寄生宿主。  1959年4~7月,在中国新疆喀什的伽师总农场垦荒的农工和牧民中曾发现病死率高而病因不明并有出血症状的急性发热疾病1965年5月上旬至6月上旬在巴楚县人群中曾发生暴发流行,病死率高达80%。于1966~1968年间从患者、死者绵羊及亚东璃眼蜱中曾多次分离出病毒并在山羊、牛、马、骆驼及塔里木兔等血清中检测到抗体。亚东璃眼蜱能经卵传递病毒为本病毒的媒介兼贮存宿主,绵羊等家畜及塔里木兔和子午沙鼠则是病毒的哺乳动物贮存宿主经调查确认新疆塔里木盆地西缘、叶尔羌河中、下游及塔里木河上、中游流域以及坐落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带的准噶尔盆地南缘的广阔荒漠或半荒漠景观的“土盖依”沙丘,以胡杨疏林及红柳等为特征的生境分布有本病的自然疫源。3月末至6月间为发病季节,高峰在5月。本病在中国目前只在新疆境内发现。

分享到:
健康专题
热门关注
推荐专家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