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疾病百科 > 毛圆线虫病

引起毛圆线虫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浏览:313    更新时间:2015-04-28 22:46

收藏

毛圆线虫病(trichostrongyliasis)属于消化内科。毛圆线虫寄生在消化道上, 人感染虫数轻度者,常无任何症状;感染严重者,可出现胃肠道症状,表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部不适,腹泻,头痛,乏力,易疲劳,贫血(血红蛋白低) 等。那么是什么引起这一疾病的呢?下面就让专家为大家介绍一下其病因吧。毛圆线虫病  (一)毛圆线虫病的发病原因  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的毛圆线虫有30多种,其中感染人体的有东方毛圆线虫(T.orientalis),艾氏毛圆线虫(T.axei),短毛圆线虫(T.brevis),蛇形毛圆线虫(T.colubriformis),突尾毛圆线虫(T.problurus),斯氏毛圆线虫(T.skrjabini)和透明毛圆线虫(T.vitrinus)等十余种,我国人体感染的主要是东方毛圆线虫,蛇形毛圆线虫及突尾毛圆线虫,毛圆线虫属虫体纤细如汗毛,淡白色透明,角皮有不明显的横纹,尖端圆钝,东方毛圆线虫雄虫长4.3~5.5mm,宽72~79mm,尾端有交合伞,由左右两叶组成,腹肋细小,侧腹肋及中腹肋粗大,后侧肋狭小,外背肋略呈“S”形,交合刺一对,末端有小钩,雌虫长5.5~6.5mm,宽约70mm,尾端稍尖,阴门位于虫体后1/6处,子宫内含卵5~15个,虫卵为椭圆形,(80~100)μm×(40~47)μm,卵壳薄,透明无色,与钩虫卵相似。  成虫主要寄生于胃下部及十二指肠,其次是空肠,雌虫产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后,虫卵在外界适宜温度,湿度的土壤中发育,孵出幼虫,经第二次蜕皮后发育为感染性幼虫,感染性幼虫可随食物达胃肠,经第三次蜕皮后侵入小肠黏膜下层,经4天后幼虫自黏膜层逸出,第四次蜕皮后头端插入黏膜,附着于肠壁发育为成虫,雌虫一般于20~30天内发育成熟产卵,毛圆线虫除寄生于人体外,也可寄生于绵羊,马,牛,驴,骆驼及兔等反刍动物。  (二)毛圆线虫病的发病机制  毛圆线虫成虫寄生于胃下部和十二指肠,也可寄生空肠上段,所引起病理改变不甚显著,对人体的致病作用尚不清楚。  以上介绍的是毛圆线虫病的病因,相信患者都对这一疾病有了新一层的认识。知道了发病原因才能有效的预防疾病的发生,因此患者要在生活上注意卫生和饮食,多锻炼身体。最后祝愿广大患者早日康复,生活美满!

分享到:
健康专题
热门关注
推荐专家
推荐医院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