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疾病百科 > 室性早搏

如何治疗室性期前收缩呢?

浏览:402    更新时间:2015-04-22 02:41

收藏

  室性早搏可发生于以前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也可以发生于正常人。药物也可以引起室性早搏的发生。频发室性早搏有心悸、心跳停顿、咽喉牵拉不适等,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与休息。那么,当室性早搏发生时,该如何治疗呢?

  疾病治疗

  室性期前收缩的治疗原则为:应在控制病因和消除诱因基础上,根据不同的临床情况采取下列治疗方法。

  1.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室性期前收缩 如为偶发或单源性且症状不明显者,多不宜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或给予β受体阻滞剂治疗。频繁室性期前收缩伴有明显症状者,可考虑口服普罗帕酮、美西律等,也可使用胺碘酮治疗,但应注意副作用。

  2. 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期前收缩 如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心肌炎等,尤其是并发左室射血分降低和慢性充血性心衰者,室早是这类患者心脏性猝死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长期使用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并不能降低死亡率,应避免使用。胺碘酮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长期服用其副作用发生率高。已有的研究表明,长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ACEI或ARB类药物,通过改善心功能而减少或抑制室性期前收缩,可明显减少心源性死亡率。

  3.急性心肌缺血或梗死发生的恶性室性期前收缩 目前不主张预防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应尽早实施再灌注治疗。但如果在实施再灌注治疗前已发生频发、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或在心室颤动除颤后仍然有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此时应静脉注射胺碘酮150mg,继之静脉滴注(1 mg/min)维持,同时应注意补钾、补镁和尽早使用β受体阻滞剂。

  4. 起源于特殊部位的室性期前收缩 如右心室流出道、主动脉窦部、左心室间隔部等,症状明显且药物治疗效果不好者,可考虑射频消融治疗。心肌梗死后或扩张性心肌病发生的室性期前收缩,尤其是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降低(≤35%),心脏性猝死发生率高,应植入ICD或实施具有转复除颤功能的心室同步起搏器(CRT- D),可有效提高生存率。

  治疗室性早搏的方法并不是单一的一种,需要依靠病情的情况来选择治疗手段。发生过室性早搏的患者,当病情变得严重时,应及时就医。而器质性心脏病伴有心功能不全者,室性期前收缩是心脏性猝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应时刻提高警惕。

分享到:
健康专题
热门关注
推荐专家
推荐医院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