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疾病百科 > 四肢血栓性浅静脉炎

怎么来预防血栓性浅静脉炎?

浏览:158    更新时间:2015-04-20 20:27

收藏

  血栓性浅静脉炎在血管疾病中比较多见,发病不受男女性别的限制,属于血管血栓性疾病,它可以引起炎症,炎症也可以引起血栓,两者之间存在很大联系,发病对象以青壮年多见。

  血栓性浅静脉炎如何预防?

  下肢静脉血流缓慢,易产生血栓或炎症,最好选用上肢静脉穿刺输液。每24~48h应更换静脉导管,并且密切观察静脉注射部位有无炎症。避免输入对静脉有刺激性溶液。如输入氨基酸、脂肪乳等高渗溶液时,应与其他液体混合输入,滴速宜慢。

  不宜在同一血管、同一部位多次穿刺。穿刺时应严格无菌操作,动作准确、熟练,争取一次穿刺成功,将针头及输液导管固定牢固。对长期卧床者应鼓励其在床上进行下肢活动,并作深呼吸及咳嗽动作,必要时由护士协助患者进行被动运动,以防深部静脉血栓形成。

  术后应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避免久坐久立。积极治疗静脉曲张,对小腿静脉血栓形成者应尽早处理,以防血栓向心端延伸或脱落。

  预防四肢血栓性浅静脉炎就要避免刺激。长期静脉输液的病人要注意保护血管,避免长期静脉穿刺或静脉置管损伤血管了,输注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时,一定要缓慢输注,减轻对血管的刺激。还有就是要预防下肢静脉曲张的形成,预防四肢血栓性浅静脉炎的发生。

分享到:
健康专题
热门关注
推荐专家
推荐医院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