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疾病百科 > 斯特奇-韦伯综合征

斯特奇-韦伯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浏览:488    更新时间:2015-04-20 20:08

收藏

该病与发育异常导致的血管畸形有关。因为有斯特奇、韦伯做了详细的报道,故名斯特奇-韦伯综合征。斯特奇-韦伯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是怎样的,斯特奇-韦伯综合征又名脑三叉神经血管瘤病。其发病主要以青光眼等症状为主,那么,斯特奇-韦伯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是怎样的,具体如下:  发病机制  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白。多数学者认为青光眼的发生是由于虹膜角膜角异常,如巩膜突发育不良、葡萄膜小梁网变厚、周边虹膜向前止于小梁网上等引起。有人认为Sturge-Weber综合征是因为房水分泌过多及葡萄膜血管的渗透性增加所致。一些病理标本提示有虹膜角膜角结构的异常,与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相似,阻碍了房水的外流和排出。研究认为,多数病例的眼压升高是由于浅层巩膜静脉压的升高致使房水流畅系数降低所致。而浅层巩膜静脉压的升高则是由于Schlemm管附近的集合管道(collector channels)呈高压状态所致。婴幼儿期眼压升高合并眼球扩张率约占70%。亦有到青年甚至晚年才发生类似原发开角型青光眼的表现。[2  斯特奇-韦伯综合征发生的青光眼对药物或手术治疗效果预后往往较差。随着技术的发展。总的来说,量子医学、3D打印技术等用于临床,这类疾病的治疗会出现新的方法。

分享到:
健康专题
热门关注
推荐专家
推荐医院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