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疾病百科 > 胎死宫内

胎死宫内应该如何预防?

浏览:238    更新时间:2015-04-21 18:59

收藏

               在1950年,Weiner等首次发现Rh阴性的死胎孕妇会产生凝血系统疾病。之后,有学者研究表明,在正常妊娠时纤维蛋白原从非孕时的3g/L(300mg/dl)升至4.5g/L(450mg/dl),凝血因子Ⅰ、Ⅶ、Ⅷ、Ⅸ和Ⅹ均增加。但孕20周后发生胎儿死亡,胎儿的组织凝血活酶刺激母体外源性凝血系统引起血管内广泛微血栓形成,导致凝血因子消耗,主要是Ⅴ、Ⅷ纤维蛋白原、凝血素和血小板继发纤维蛋白溶解、凝血、出血及组织坏死等DIC的改变。低纤维蛋白原血症与宫内死胎滞留时间有关。在胎儿死亡4周内娩出者,几乎未见有凝血系统疾病;4周后有25%孕妇发生低纤维蛋白血症,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缓慢直线下降(25~85mg/(dl·周))直至分娩,常于分娩后48h恢复正常。在死胎清除之前,可通过低剂量肝素加以预防。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已能准确、及时地诊断胎死宫内,减少了母亲并发症的发生,结合正规的产前监护,可使预防胎儿死亡也成为可能。确认胎儿在宫内有濒死的危险,于妊娠晚期给予恰当及时的产科干预,及新生儿抢救设施的完备,均可降低胎儿宫内死亡率。因为死胎的85%是由胎儿致死畸形及缺氧所造成的,所以这是预测评估的关键所在。

  1.母亲的病史 仔细了解孕妇的病史,依据孕妇医疗与社会、经济地位的调查,分成高危、低危人群,其胎儿宫内死亡率分别为5.4%和1.3%。因此,加强对高危孕妇的监护,也可减少一部分胎儿死亡。

  2.胎动 是一种最简单、经济、方便的监护手段,可由孕妇自行监测。如果12h胎动少于10次或每天减少超过50%,应考虑胎儿宫内窘迫。在高危妊娠时,胎盘功能下降在胎心率改变之前即可引起胎动减少(须排除镇静剂或硫酸镁等药物所致)。若发现胎儿活动急剧增加后又停止,往往提示胎儿宫内急性缺氧而死亡,多因脐带受压,胎盘早剥所造成。

  3.妊娠图 1972年由瑞典Westin首次用妊娠图来观察胎儿宫内生长情况。它通过动态观察孕妇体重、腹围、宫高等指标,及时发现胎儿的发育异常,如IUGR、畸形儿、羊水过多/过少等。一般于孕16周起开始纪录,若在正常值范围内逐渐增长,说明胎儿发育正常,84%~86%可娩出正常体重儿,若参数连续2或3次在警戒区内停止不变、增长过缓或过快,均提示有胎儿异常,需进一步进行超声或生化检查。

  4.生化检查

  (1)母尿中雌三醇(E3):在孕期持续升高,但在胎儿死亡24~48h内开始下降。因为大部分E3的前驱物脱氢表雄酮硫酸盐和16-羟脱氢表雄甾酮硫酸盐来源于有功能的胎肾和胎肝。如果连续多次测定24hE3含量

分享到:
健康专题
热门关注
推荐专家
推荐医院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