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疾病百科 > 胃切除后吸收不良综合征

胃切除后吸收不良综合征的实验室检查方法

浏览:307    更新时间:2015-04-27 12:46

收藏

  胃切除术为胃的一部分或全部的切除手术治疗法,这种方法虽然带有损伤性,不过对于一些严重的胃病却是比较好的治疗方式。大多数的病人预后良好,不过,术后如果不注意,很有可能会出现一种称为胃切除后吸收不良综合征的状况。顾名思义,患者会出现营养吸收不足,贫血等病症。因此术后进行留院观察,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临床上有一些诊断检查对于该病的判断非常有帮助。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看看到底有哪些。

  首先要排除其他疾病的混淆,为了排除胰腺功能不足、输入襻综合征、胃空肠结肠瘘、胃回肠错位吻合等特殊原因引起的吸收不良,除了常规血化验检测外,应作上消化道钡餐、钡灌肠及消化道内镜检查。

  小肠内细菌孳生的诊断:

  1.十二指肠、上段空肠消化液细菌培养 优点是可以直接测定细菌数,缺点有创性、容易污染。

  2.14C 甘氨胆酸盐呼气试验 给病人口服5UCi l4C 甘氨胆酸盐,经小肠内细菌分解14C 甘氨酸,14C 甘氨酸经细菌酶作用,在肠腔内代谢产生14CO2,经肠黏膜吸收入血,在口服14C 甘氨胆酸盐lh 后,14CO2 经肺呼出。呼出14CO2 可直接测定。呼出14CO2 增加表示不结合胆酸增加。不结合胆酸增加可能由于小肠细菌孳生过度产生。小肠细菌孳生综合征病人呼出14CO2 比正常人大10 倍。因此14C 甘氨胆酸盐呼气试验对胃切除后小肠腔内细菌孳生过度诊断有帮助。

  3.14C 木糖呼气试验 木糖主要在近段空肠吸收,如果分解增加,说明小肠腔内细菌孳生过度。在小肠细菌孳生综合征病人中,试验开始60min 内呼出气中14CO2 增加。本试验被认为是诊断小肠细菌孳生综合征首选的试验,具有较好灵敏性和特异性。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因贫血而使血中血红蛋白的总量降低。

  2.小肠吸收功能试验

  (1)粪便中脂肪球、氮含量、肌纤维和糜蛋白酶含量测定:显微镜高倍视野下,脂肪球高达100 个以上时(苏丹Ⅲ染色),可考虑脂肪吸收不良;粪便中含氮量增加时,考虑系糖类吸收不良;粪便中肌纤维增多,糜蛋白酶含量降低时,都提示小肠吸收不良。

  (2)右旋木糖试验:小肠吸收功能不良者,尿中D-木糖排出量常减少。

  (3)放射性核素标记维生素B12 吸收试验(Schilling 试验):小肠吸收功能障碍者,尿内放射性核素含量显著低于正常。

  其他辅助检查:应作上消化道钡餐、钡灌肠及消化道内镜检查。

  总的思路就是先要排除其他疾病的干扰,避免错误诊治带来的损害。再来就是针对性的进行各项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不仅比较直观,而且诊查的效果也较好。所以进行完胃切除术的患者如果出现类似营养不良,贫血,无力等症状时,应该马上进行检查,及时判断出疾病是否存在,再进行进一步诊治。

分享到:
健康专题
热门关注
推荐专家
推荐医院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