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疾病百科 > 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的症状有哪些

浏览:512    更新时间:2015-04-28 13:51

收藏

  大家在生活当中一定都听说过消化道出血这种疾病,但是很多的人并不能在身体出现相关症状的时候,就及时发现。这主要是因为大家对消化道出血这种疾病的临床症状并不了解所导致的,还希望大家能够了解一下相关知识。

  一、一般状况

  失血量的估计对进一步处理极为重要。一般每日出血量在5ML以上,大便色不变,但隐血试验就可以为阳性,50~100ML以上出现黑粪。以呕血、便血的数量作为估计失血量的资料,往往不太精确。因为呕血与便血常分别混有胃内容与粪便,另一方面部分血液尚贮留在胃肠道内,仍未排出体外。因此可以根据血容量减少导致周围循环的改变,作出判断。

  二、脉搏

  脉搏的改变是失血程度的重要指标。急性消化道出血时血容量锐减、最初的机体代偿功能是心率加快。小血管反射性痉挛,使肝、脾、皮肤血窦内的储血进入循环,增加回心血量,调整体内有效循环量,以保证心、肾、脑等重要器官的供血。一旦由于失血量过大,机体代偿功能不足以维持有效血容量时,就可能进入休克状态。

  有些病人出血后,在平卧时脉搏、血压都可接近正常,但让病人坐或半卧位时,脉搏会马上增快,出现头晕、冷汗,表示失血量大。如果经改变体位无上述变化,测中心静脉压又正常,则可以排除有过大出血。

  三、血压

  当急性失血800ML以上时(占总血量的20%),收缩压可正常或稍升高,脉压缩小。尽管此时血压尚正常,但已进入休克早期,应密切观察血压的动态改变。急性失血800~1600ML时(占总血量的20%~40%),收缩压可降至9.33~10.67KPA(70~80MMHG),脉压小。急性失血1600ML以上时(占总血量的40%),收缩压可降至6.67~9.33KPA(50~70MMHG),更严重的出血,血压可降至零。

  四、血象

  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血细胞压积可以帮助估计失血的程度。但在急性失血的初期,由于血浓缩及血液重新分布等代偿机制,上述数值可以暂时无变化。一般需组织液渗入血管内补充血容量,即3~4H后才会出现血红蛋白下降,平均在出血后32H,血红蛋白可被稀释到最大程度。

  如果病人出血前无贫血,血红蛋白在短时间内下降至7G以下,表示出血量大,在1200ML以上。大出血后2~5H,白细胞计数可增高,但通常不超过15×109/L。然而在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时,白细胞计数可以不增加。

  五、判断是否继续出血

  临床上不能单凭血红蛋白在下降或大便柏油样来判断出血是否继续。因为一次出血后,血红蛋白的下降有一定过程,而出血1000ML,柏油样便可持续1~3天,大便隐血可达1周,出血2000ML,柏油样便可持续4~5天,大便隐血达2周。有下列表现,应认为有继续出血。

  如果大家能够对自己的身体足够的重视,那么在身体出现消化道出血初期症状的时候,就能够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帮助身体恢复健康。如果大家不了解消化道出血症状的话,就会在疾病危害身体的时候才能发现。

分享到:
健康专题
热门关注
推荐专家
推荐医院
相关资讯